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看中华时报 ·微博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走进大陆 > 社会视点
 
“农夫”毛致用:告老还乡 自由自在
时间:2019/3/7 12:23:30      来源:中华时报/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王文

timg-373.jpeg

据新华社报道,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国农业和经济建设战线的杰出领导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毛致用同志,因病于2019年3月4日14时10分在湖南逝世,享年90岁。

毛致用,1929年11月出生于湖南岳阳农村。1951年7月参加工作,初中文化,195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一介农夫从岳阳乡村干部起步,干到国家领导人岗位,先后历任乡区秘书、组织部长、区委书记、人民公社党委书记,县委书记、地委副书记、地区革委会副主任、省委副秘书长,省委书记、省人大主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毛致用先后在省委书记岗位上干了22年,加上3年江西省人大主任岗位,25年省级领导岗位,其中在湖南15年,江西10年。1998年3月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至2003年退休。1973年至1977年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1975-1978年兼任湖南农学院(现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1977年至1983年任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省革委会主任。1983年至1988年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1988年至1993年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1993年至1995年任中共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1995年至1998年1月任江西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中共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委员。

IMG_20190307_121212.jpg

【中国唯一退居农村的国家领导人】

毛致用,是新中国成立后在省委书记职务上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前后22年,自1951年参加工作,到2003年全国政协副主席岗位退休,从政时间超过半个世纪,历经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可谓世界政坛的一个奇迹。美国哈弗大学甚至成立课题组,把他作为中国官员的一个研究范本。

从一介农夫干到国家领导人岗位,历经磨难,确是不易,特别是在当今官本位思潮的时代,2003年他从全国政协副主席岗位退休后,74岁的毛致用居然又告老还乡当起农夫,成为当今中国唯一退休后居住在农村的国家领导人……

IMG_20190307_121049.jpg

【还了镇里2.8万元】

2003年,全国两会一结束,刚从全国政协副主席位子上退下来的毛致用,动身回西冲村,想过个安宁的田园生活。村里几乎没有人能回忆起毛致用当年回来时的情景了。因为他回来时轻车简从,没有浩浩荡荡的队伍场面,跟普通人没有两样。

现任村支书毛文华还记得,他就带着一个警卫员,一个司机,还有老伴,是悄悄回来的。得知毛致用要回来,村里把他家四周平整了一番,镇里出钱把院子里抹上了水泥地。毛致用按成本价还了镇里2.8万元。

毛致用回来时,中央警卫局准备在村子里建营房,驻扎警卫战士保护毛致用的安全。但是被毛致用拒绝了。后来,遵照湖南省警卫局的指示,筻口镇派出所在毛致用家附近设立了一个值班室,24小时有警察值班。

毛致用只想在西冲过一个安静的晚年生活。种地、养鸡是他最大的生活理想。邻居曾有好几次看到他挑着满满两桶沼气水浇菜。毛致用常说:“我是农民出身,种点地没问题。”

从上面的照片图中可以看出,屋里的泥砖墙壁、居家的坛坛罐罐,群鸡觅食,毛致用在家乡农村的确过的是一派地地道道平民生活。

在他堂屋的墙上,挂着老朋友黄永玉送的一副画。画着一个笑呵呵的老人,躺在竹椅上,悠然摇扇;一个老婆婆端着盆,撒谷喂鸡。毛致用觉得这就是他们晚年的生活写照。

IMG_20190307_121421.jpg

【“小屋三间,坐也由我,睡也由我”】

50年的陈酿,是美酒;50年的金婚,是美满。毛致用与老伴易银秋1948年结婚以来,经常以老两口的名义给亲朋好友送贺卡。

回家以后,老朋友黄永玉送来一幅画。上面画着一个老头,躺在一张竹椅上,悠闲得意地摇着扇子;不远处,一个老婆婆正端着盆子,往地面撒谷子喂鸡。画的右上方题有:“小屋三间,坐也由我,睡也由我;老婆一个,左看是她,右看是她;致用仁弟如今有此境界矣。”

惟妙惟肖的画面,风趣幽默的语言,活脱脱道出了他们幸福的晚年生活。毛致用也觉得这就是他们晚年的真实生活写照,很高兴地把黄永玉的画挂在堂屋的墙壁上。在角色转换、环境改变后,生活如此怡然自得,这让所有去过西冲的人打心眼里羡慕。

IMG_20190307_120432.jpg

【带领西冲经济冲击岳阳第一】

西冲村,距离湘北岳阳市28公里,交通并不畅达,能源亦不丰足。毛致用回到家乡后,看到村民依然以步代车,伐薪烧炭,这位曾长期主政过两个农业大省的老人不断忧从中来。

常年的工作经历让他深深懂得交通与环境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他说:“农村首先要办好两件事,即生态和道路。生态要从沼气入手,有了沼气。封山育林、涵养水源就成了现实;路修好了,不仅方便出行,生产生活资料的运进、农副产品的运输就更方便了。

在毛致用的带动下,仅三年,西冲村便从一个小伙子娶不上媳妇的贫穷地转变为“岳阳先窗村”西冲村村民将毛视为“福神”。托“福神”的福,西冲的经济西冲经济底子渐渐丰厚,村民的年均收入和村里集体收入也可观起来。

目前,西冲村人均年收入超过5000元,在岳阳排名第一。邻村的姑娘都想嫁入西冲,外村人都想方设法将户口迁入西冲。

mmexport1551931143540.jpg

【兼职村官,找钱办事】

毛致用长期主政两个农业大省,曾就“三农”问题撰写专著,提出过不少富有创见的建议和意见。如今,他仍在关注并思考这个问题。

他回家乡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保护村里的两棵古树;与村民商议的第一件事,是保护生态环境。他说:“农村的这事那事,首先要办好两件事,即生态和道路。生态要从沼气入手,有了沼气,封山育林、涵养水源就成了现实;路修好了,不仅方便了出行,生产生活资料的运进、农副产品的运出也都方便了。”

但办这些事是要花钱的。毛致用又说:“村集体还是要有点收入,有了钱,村干部就好当了。困难户、五保户都可以照顾,干部工资也有了着落。过去办集体经济的老办法行不通。现在看来,村集体经济要搞承包制,落实到人,就会越办越好。”

毛致用认为,农村的基本问题是要“有人管事,有钱办事”。

“现在,这些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他说,“比较普遍和突出的问题是没钱办事。”他早些年下决心帮村里办养猪场,现在村集体把猪场交给外地老板经营,每年可收租金15万元。

mmexport1551931083087.jpg

【干部与上访者天天不断】

自从毛致用回到村里,当地各级干部定期去西冲拜访成了一条定律。毛昌荣的说法是,“村干部天天去,镇领导每周去两三次。”“毛老人很和蔼,来了人,如果警卫员不在,他就亲自倒茶上烟。”毛昌荣说。每天晚上8点后,估计毛致用电视看完了,村干部就会到家里,和他聊聊村里的事务,听他提建议。

村支书毛文华说,村里有什么大项目,拿不定主意就会向毛致用请示。毛致用平时有了新的想法和建议,就会写一封信,托警卫员送到村支书家里,或者请人顺便带给他。而村民有什么不平事,也直接找到毛致用家申诉。

当地派出所值班警察介绍,毛致用回到农村老家的事情传开后,就常有一些各地的上访者辗转找到西冲向毛致用申诉。只要在家,他一般都会让警卫员接待,然后当面听这些上访者的意见,把情况了解清楚。需要转到地方处理,老人就给当地负责人写一封信,把了解到的情况写上,“请你们核实,符合政策的,请按政策处理”。

IMG_20190307_121850.jpg

【给国家领导人送鸡蛋】

有国家领导人到湖南考察,听闻毛致用在农村养鸡,会问起近况,毛致用也会将鸡蛋赠与国家领导人。毛致用养的鸡下蛋多了,他就四处送人。

毛文华知道,这些年有江泽民和胡锦涛等一些国家领导人到湖南考察,听到毛致用在老家养鸡,都饶有兴趣地问起,毛致用就给每个领导人送了100个鸡蛋。“领导人都说这是致用同志亲手养的鸡下的蛋,很珍贵,一定要带回北京。”

在村支书毛文华印象中,毛老一般不动怒,“村干部做事胆子小,如果推行慢了,才会遭到毛老批评”。有人记得毛致用动怒最厉害的一次是岳阳县发生自来水水源受到砷化物污染事件,饮用水源砷含量超标10倍,影响到10万人饮水,“当时毛老大怒,严厉斥责了县领导”。

在生活上,毛致用反对搞特殊化,“每当生日那几天他就失踪了,连秘书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因为老人的严格要求,一家人都不敢忘记传统,村里人说,每年过春节,全家人都会回到西冲过年。据他老伴易银秋介绍,毛致用不仅打算自己在农村安养天年,还早已给几个儿女说好,将来退休了也一样回到西冲。

1551933164213.jpg

【每天干三个小时的农活】

“乡下好啊,空气好、水好、蔬菜好。”卸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毛致用,从北京直奔家乡,盖起3间瓦房做了一介农夫。到如今,他家的菜地、果园、鱼塘、猪栏、鸡舍,已像模像样。“种的养的自己吃不了那么多,就去送人。”他说。

毛致用每天6时起床,先到鸡舍喂鸡,再到菜地里劳动一会儿,洗个热水澡后吃早餐;上午看看书报,中午打个盹,下午再下地干活,顺手扯几把青草喂鱼;晚上7点看新闻联播,看完电视后用热水泡个脚,上床睡觉。

他的这个“作息表”,除雨雪天气外,雷打不动。天气不好,就在家看看书,写写字。他说:“人老了,要有事做。坐在家里无所事事,身体好不了。”毛致用每年都会去做一次例行身体检查,其血压、血脂、血糖等各项指标之好,让年轻人都有些眼红。

他说:“过去在位时,心脏有点毛病,大夫说是因为工作压力大的缘故。现在身体很好,心脏病消失了,挑个百把斤都不成问题。”他说这番话时,声音洪亮,一脸自豪。

直到现在,他每天的劳动时间都不少于3个小时,种的菜、养的鸡和鱼,自己吃不了,就送给别人。“我种的菜不打农药,不施化肥;我养的鸡和鱼,不用任何添加饲料;我家的井水,也比城里的自来水好喝。”老头儿说的全是大实话。

有人劝他别种那么多菜、养那么多鸡,这样太辛苦。他说:“人老了,关键是要有点事做。坐在家里无所事事,越想越糊涂,越想越难受,身体好不了。”

除了劳动,他的一些生活习惯也很特别。小时候穷,他自己打草鞋穿;参加工作后,没法穿草鞋了,就改穿布鞋,皮鞋只是在出席重要活动时才穿一下。一双皮鞋,他竟然穿了几十年,还舍不得扔。

他不吸烟,基本不沾酒。睡觉要睡睡硬板床,坐凳要坐硬板凳。许多人羡慕他身体好,常向他请教长寿秘诀。他说:“没有什么秘诀呵,要说有,热水泡脚,胜过补药。但再好的健康处方,如不能严格坚持,全是白搭。”

timg-174.jpeg

【每逢生日玩失踪】

在生活上,毛致用反对搞特殊化,每逢生日村里人就不见他的踪影。

2006年12月30日,毛致用迎来77大寿。当地村干部说:“每当生日那几天他就失踪了,我们已经7年没有找到他了。”毛昌荣说,毛致用没有过生日的习惯,7年前,毛致用70大寿,村里决定前往祝贺,但是整整一天没有找到他,“连秘书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对这些庆祝活动,毛致用一直看得很淡。不过他对自己安居乡野却充满信心,“100岁我不敢说,八九十岁是没有问题的”,老人说要一直在西冲安居。

timg-234.jpeg

【热心公益好事】

退出领导岗位的他,对社会公益事业仍十分热心。每年春天,他都要与一批老同志相约义务植树。毛致用可以一连栽下5棵茶花树,培土、浇水、踩实、固蔸,每个环节都一丝不苟。2006年夏天,湘南遭受“碧利斯”强台风袭击,灾害损失严重。在家收看电视的毛致用,第一个给赈灾募捐义演晚会打进电话,捐赠了2000元。

尽管常掏钱救济他人,可老两口的生活却十分节俭。衣服坏了,补了再穿;饭菜剩了,留着再吃。他对儿女的要求也始终很严格。长子毛叙保,即便已是湖南省商务厅厅长,也不敢破了他老头子的规矩。

毛致用长期主政两个农业大省,曾就“三农”问题撰写专著,提出过不少富有创见的建议和意见。如今,他仍在关注并思考这个问题。 他回故里后,做的第一件事,是保护村里的两棵古树;与村民商议的第一件事,是保护生态环境。

他认为,搞好农村建设,一要有一个懂政治、善经营、会奉献的带头人;二要有一个富有凝聚力、战斗力、创造力的班子;三要有一个因地制宜、科学有效的发展思路;四要有一股团结奋发的创业精神;五要有一套强有力的扶持政策。他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得到重视。为让故乡百姓尽快过上小康日子,毛致用不但献计献策,还亲力亲为。他不仅亲自参与西冲村国土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还到现场监督施工。镇里引进两个企业项目,被征用山地的村民有想法,跑到他那里反映情况。他了解实情后,耐心做工作,最终两个厂办起来了,不仅解决了300多名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还使村民有了不菲的收入分红。

mmexport1551931169687.jpg

【“做人做事,都不能小心眼。”】

十多年来,毛致用很少离开家门。“西冲好啊,我哪儿也不去了。”

退休以后,不少地方请他去看一看,他一概回绝。湖南各地每年都要办不少节会,大都想请他出山,说要是有这么个德高望重的老领导在台上坐着,不仅有面子,更有福气。公益性活动一般会尽力参加,有时还会题个词给与鼓励鼓励。对于商业化的活动,他总是推托,偶尔露个面,也实非己愿,只是碍于情面。

“地球少了谁都照样转,”毛致用说,“做人做事,常怀感恩之心,不能小心眼,那样于事业无补,也有损身体健康。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在进退去留这个问题上,尤其不能小心眼。”

直到现在,毛致用还感激一个人。此人叫李惠林,当时是在毛致用家乡主持土改工作的乡党委书记。李惠林还是他的入党介绍人。

那是1951年,毛致用21岁。他毕竟念完了高小,算是有点文化,李惠林便找他去做秘书。“当时我不愿去,他就找了另一个人,但那人文化程度不高,干不下去,只得再次把我要了去。为此,他还在我们家住了3天。就这样,我到乡里当了秘书。”

担任李惠林秘书不久,毛致用从乡里调到区公所任财粮助理、区委秘书,一年后转正入党,调到县委组织部任组织部副部长、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后任麻阳县委副书记。

李惠林后来从湘潭地区总工会主席位置上退了休,身体也还不错。这些年,毛致用每年都要去湘潭看望他的老上司。

IMG_20190307_122245.jpg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由于出身农民,毛致用非常“享受”深入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在麻阳时,每逢早、晚稻插秧时节,他总会挽起衣袖裤脚与群众一起下田劳动。他扯秧齐而快,插秧快而好,大家赞他“插秧模范”。毛哈哈大笑,“我年轻时在岳阳插秧还得过奖励呢”。

1973年,43岁的毛致用从排名第8的副秘书长一跃成为湖南省委书记(当时还设有第一书记),并于1977年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

就任湖南省委第一书记之初,毛致用便亲自带领岳阳人重修铁山水库。其实,在1958年,时任岳阳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的毛致用就曾主持修建铁山水库。当年秋凉时节,毛致用冒着严寒,带头跳进冰冷的库水,抢修柴油抽水机的情景,曾鼓舞了很多人。遗憾的是,1959年3月,即将建成的铁山大坝被突然爆发的特大山洪冲毁,工程被迫停建。

1964年,在毛致用的领导下,岳阳终于建成库容总量6.35亿立方米的铁山大型水库,不仅解决岳阳县的农田用水难题,由于水质优良(达国家一类饮用水标准),还解决了岳阳市城市用水之患。至今,岳阳市居民的饮用水都来自铁山水库,其质量居全省之首。这么多年了,如今许多的岳阳市民饮水思源,念念不忘他当年这个父母官。

当然,毛致用也多次经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历史辗转。1958年“大跃进”风起,各地争先大放高产“卫星”,毛时任乡党委书记,冷静地抵制浮夸风,坚持实事求是。

在岳阳地委副书记兼县委书记任上,他推出毛田集体经济“要鼓实劲,不要鼓虚劲”的做法,得到当年毛泽东主席的极大赞赏。毛泽东在湖南视察时,曾两次肯定“科学种田、多种经营、山上种树、田埂种豆,地里栽棉”的毛田经验。

在主政湖南10多年中,以毛致用为核心的省委班子坚强有力,在发展经济、平反冤假错案、鼓励科技创新等方面措施得力,使湖南经济社会不断平稳发展。

1988年调江西后,毛致用提出发扬老区精神,振兴江西,连续6年使江西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总产值和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毛致用在江西主政时期,被称作是江西发展最快、面貌变化最大的时期之一。

mmexport1551931178460.jpg邓小平在江西与毛致用(中)吴官正交谈

1992年1月,邓、小、平路经江西时,对江西的发展深感满意“农民收入702元,那不简单”,并鼓励毛致用“胆子要大一点” 。

1995年,时任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江西视察时,亦充分肯定江西的成绩,特别肯定“江西领导班子团结搞得好,形成了的强大合力”,称誉省委、政府主职领导“哥俩好”。确实,省长吴官正经常晚饭后到毛致用家里一起商量工作。正是毛、吴二人的“珠联璧合”,让江西得以飞速发展。

毛致用从湖南去江西,做了11年的省委书记和人大主任。吴官正当年任省长。“我们配合得很好。哥俩好团结搞得好,就是顾全大局没有小心眼。”

这是毛致用从政50多年的经验之谈。他还说:“一个人的进步,除了自己的努力,也需要别人的帮助。”

和他聊到告老还乡的原因时,毛致用同志讲了一段清代学者申居郧《西岩赘语》里的话:“做官时,要往前日想一想,我原不是官;又要往后想一想,我不能常有此官。寻取真我,方有着落。

官居要职30多年,连任了党的十一届至十四届中央委员的毛致用,即使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国家领导人,他仍然轻车简从,谦虚为人。尤其喜欢深入群众,每按照中央要求对有关省市班子进行视察时,必找当地老百姓谈天说地,问政于民。

从1973年任湖南省委书记到2003年卸任回乡,回顾毛致用的这30年,恰是中国社会发展承前启后、波澜壮阔的30年。他在任之时,媒体报道很多,这并不稀奇,但卸任后的他依然深受许多海内外主流媒体关注,实为罕见。

IMG_20190307_120416.jpg

【编后语】

毛致用曾在《农业· 农村·农民》一书中写到:“我出身农民,来自田野。是农村的水土养育了我,是党教育培养我从一个农民成长为党的地方领导干部。不管地位如何变迁,我心中始终保持着与土地、与农民那份天然的亲切与关切。”

毛致用卸官归乡,造福村民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做人为官,都要达到一种境界,一种抛弃了私心杂念,在平淡的昼作夜息中升华的境界,一种不为物喜,不为已悲的境界,一种甘于寂寞,淡泊功名的境界,有了这样的境界,可以坦然面对一切!

毛老走了,他的音容笑貌将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他的为官为民为人之道将永远被世人所学习赞颂!

责任编辑:杨冰心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农夫”毛致用:告老还乡 自由自
2 五指山文苑:米贵春《我的老爸爸》
3 华为邀外国媒体参访总部展开公关反
4 红歌《习总书记恩情永不忘》被禁&
5 李克强报告提今年GDP增速下调
6 务实奋进开新篇 ——政协第六届南
7 改善眼袋 微整形可搞定
8 拒絕懷孕性別篩檢 台出
9 江西玉山: 学雷锋志愿行   红
10 玉山县横街镇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中华新闻通讯社联繫电话: (大陆)18903072514 (香港)+852-56648468 投稿邮箱: nsj168@yeah.net  业务与投诉邮箱:8690494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