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加拿大政府启动引渡法律程序的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1日绝地一搏,控告加拿大多个政府部门在她拘押期间以不实名义对她进行逼供搜查,严重侵犯了她的宪法权益。
孟晚舟通过律师3月1日向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省最高法院对加拿大政府、加拿大边境服务局和加拿大皇家骑警提出民事指控。加拿大《环球邮报》3日援引法庭文件称,诉状指控加拿大边境服务局成员在她去年12月1日在温哥华转机期间,“以例行边防检查为借口,对孟女士实施非法拘押,并进行搜查和审问,以获取证据,然后才宣布她被捕了,并申明她根据宪章所拥有的权利”。 代表孟晚舟的Gudmundseth Mickelson律师楼星期天发表声明说,孟晚舟的宪法权益因此受到严重侵犯,诉讼并“为公职人员的行为过失和那些加拿大政府官员多次失职造成的虚假监禁寻求赔偿,以遵守法治”。 《环球邮报》说,这些指称尚未得到法庭的检验。加拿大联邦政府、加拿大边境服务局和加拿大皇家骑警方面也尚未就此发表辩护声明。 就在两天前加拿大司法部向检察部门签发引渡授权,标志着引渡孟晚舟进入司法程序。加拿大将在3月6日决定对其引渡聆讯作出安排。 两个月前,美国司法部起诉中国电讯巨头华为及孟晚舟,指控其向美国银行隐瞒出售给伊朗的设备,违反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并提出窃取商业机密等23项指控。 美国向加拿大提出引渡孟晚舟到美国受审。中国要求释放孟晚舟,并对加拿大施压,质疑其司法独立。 加拿大司法部在一份声明中说:“加拿大是个法治国家。是否启动引渡程序的决定是由司法部无党派的公职人员做出的。”
第一阶段:引渡聆讯的司法程序加拿大司法部3月1日向其首席检察官签发引渡授权进行书(Authority to Proceed),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最高法院(British Columbia Supreme Court)将在3月6日确定引渡聆讯的具体安排。 引渡聆讯并非刑事审判,其法律程序是为了确定如果孟晚舟在加拿大审判,其涉嫌的罪行有可能导致一年以上的监禁。根据加拿大《引渡法》和美加引渡协议,引渡人涉嫌的罪行需两国都认定为犯罪行为,才符合引渡条件,即俗称的“双重犯罪”(dual criminality)。 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法律学院教授哈里顿(Joanna Harrington)对BBC中文说,3月6日还可能确定聆讯的期限、是否有证人出庭等。通常来讲,聆讯阶段需要数天时间,并经历证人出庭、证据呈堂、法官检阅材料及作出决定等程序。整个过程可能历时数月。 哈里顿说,引渡聆讯主要考虑是否有充分证据证明案件符合进入审判程序的要求。呈交给法庭的证据仅来自一方,即由美国在提出引渡时通过加拿大提供的案件记录(record of case)。记录不需要完整,充分即可。 哈里顿说,法官在聆讯程序中的角色“非常有限”。“加拿大的司法系统非常强大,法官独立且公正。《引渡法》明确了法官的职责。” 加拿大和美国之间存在长期的引渡关系。鉴于两国地理位置接近,加拿大的许多引渡请求都来自美国。两个国家具有共同的法律文化、相似的法律制度,因此存在高度信任。哈里顿分析,根据过去的案例来看,可以预测加拿大将批准引渡请求。 第二阶段:加拿大司法部长决定是否移交一旦法官认定,如果孟晚舟在加拿大审判,其涉嫌罪行可导致一年以上的监禁,将发布拘押令(order for committal)。之后案件转交给司法部长,由其决定是否最终引渡。如果成功引渡, 孟晚舟将在美国受审。哈里顿说,最关键的决定在于加拿大的司法部长。不同于此前的司法程序,加拿大司法部长在审理引渡时会有“更广泛的考虑”。 司法部长将参考美加引渡条约的条款和加拿大《引渡法》的立法要求,来确定引渡后是否会对引渡人产生不公正的处理,或案件是否将会因外界因素承受压力。其还会考虑保障公平审判权利的加拿大《权利与自由宪章》(Charter of Rights and Freedoms),以最终确定是否执行引渡。 在聆讯的司法程序和司法部长审理阶段,孟晚舟均有机会上诉。哈里顿说,在引渡之前穷尽各种法庭程序并不罕见,而上诉亦将拉长整个审理时间。 中国一直要求加拿大释放孟晚舟。3月2日,在加拿大司法部签发聆讯授权之后,中国驻加拿大使馆发言人发表讲话,对签发行为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认为事件呈现出“明显的政治干预”。 发言人说,“孟晚舟案不是一起简单的司法案件,而是对一家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政治迫害。” 哈里顿认为,孟晚舟的律师的确可能用政治迫害的观点反驳指控。但只有在加拿大司法部长的审理阶段才有可能发挥作用。而政治因素也可能令案件在此阶段承受压力。 两案交错,美加合力决定华为命运引渡程序进行的同时,另一单涉及华为的案件刚告一段落。两件案件的时空交织,令华为备受关注。 美国政府控告华为子公司窃取美国电信公司T-Mobile商业机密。起诉书提及,华为在2012年至2014年期间窃取T-Mobile用于测试智能手机耐久性的技术。 2月28日,该案在美国西雅图西区法院进行答辩程序。华为否认全部控罪。法院判定,案件将在明年3月2日正式审讯。 哈里顿认为该案件不会影响美国向加拿大提出的引渡孟晚舟的决定,除非美国决定撤销对孟晚舟的起诉。她说,无法预料美国将在未来做出什么决定,也许到案件审讯之时情况有所变化。 美国金理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昶对BBC中文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撤除引渡要求的几率为零,原因在于“美国保守派中的极右势力在现政府中主导对华政策,其主要干将均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 在宣布对华为及孟晚舟的指控时,美国联邦调查局局长克里斯托弗·雷(Christopher Wray)称,华为无视美国法律及国际商业准则。“华为这样的公司对我们的经济和国家安全都构成威胁,”他说。 克里斯托弗·雷是美国新任司法部长巴尔(William Barr)的部下。据王昶观察,巴尔对华态度非常强硬,认为中国对美国的威胁高于直接干涉美国政治和选举的俄罗斯。 他提到近日美国极右势力举行的保守派政治行动大会(Conservative Political Action Conference),认为会上已经达成共识,“淡化或忽视俄罗斯对美国的威胁,强调中国威胁论。” 王昶认为,在这样的基本策略指导下,特朗普政府将继续在美国境内抓捕中国间谍,同时在全世界范围内打压可能对美国国家安全和商业利益造成危害或构成挑战的中国公司。 “现政府在打压像华为这样的公司上不会手软,不会后退”,王昶说。 虽然美国撤销对华为的指控和引渡要求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王昶认为,“仍有不确定因素可能改变一切”。不确定因素包括美国国内政治和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集团可能发生的突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