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举国上下掀起了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热潮,作为民营经济建设战线上的一员,如沐春风,激情澎湃,心荡神驰。 怎样把党和政府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大政方针在基层落到实处,谨提以下拙见,敬请批评指正。

一、充分认识民营经济对社会事业发展的贡献和作用,改变人们对民企的歧视思维和偏见心态 民营经济对国家财政收入、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对外直接投资、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城镇就业、新增就业岗位等对国家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各方面所做出的贡献,已经让世人皆知,这里不再赘述。 长期以来,我们的官本位意识已经深入骨髓,社会对经商者的歧视和不屑,已然成为了习惯。 我们的各级政府和新闻媒体,要在意识形态领域,进行客观正确的引领和导向,让全体公职人员改变对民营经济的定势思维模式和歧视心里,放下身段,付出真心服务,是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不折不扣地把中省市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落到实处 制定落实上级大政方针政策的细则条例和规章措施,纳入部门和个人的绩效考核范畴,形成可操作性的制度体系加以固化。 三、乐于与民营企业家们正常交流交往 深入民营企业调查研究,召集民营企业从业管理人员座谈交流,了解、倾听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呼声,因势利导,制定相关纾怨解困办法,排除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障碍,以便企业轻快前行。 四、各级政府召开有关经济发展等会议,应让属地企业或行业协会负责人参加旁听 知晓政府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方向,是民营企业家们既埋头造车,又抬头看路的重要因素。我们的企业经营者们如果无法了解当地政府想干什么,就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有些时候,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成为了企业经营管理者花费心血,釆取各种方式进行打探的秘密。 企业是实现政府社会经济事业发展宏图的践行者和实施者,如果不开凿渠道让企业直接地、第一时间知道其发展方案和目标,而继续保持其自娱自乐的既往办法,让企业只能通过媒体或道听途说传播等途径获取相关信息、消息,企业家们很难获得与政府间及时地同频共振。 因此,政府有必要将相关部署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会议,通知商协会负责人和企业界人士参加旁听,民营企业家们不是外人。 五、着力打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清正廉洁的法治环境,关心友爱的政商环境,社会和谐的营商环境 政务和司法环境是老生常谈的问题,吃拿卡要和庸懒散浮拖等现象,犹如临街墙面牛皮癣般的办证广告一样,困扰着企业的发展。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机制和监督办法。亦或有,便缺失落实措施。 建议对行政许可事项,比照宪法法律规定的事项,清理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的会议纪要、规定规制用于行政审批许可的要件。 鉴于在当今社会风气和职业水平低下的情形下,对司法审判机关,党委政府不能一概不管。 近年来,司法审判部门随着审判人员负责制的改革,只负责判案裁决不负责判错案的被追究,由此获得随心所欲的裁判权,从而导致审判人员道德失范,出现大量的荒唐判决案件而让当事人无所适从。 有鉴于此,党委政府应当鼓励民主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否则,有冤无处申,申也冤重冤的现象,将是社会的一大隐患。相应地,如若政府对此不引起足够地重视,个别司法审判人员以及个别司法审判机关或将沦为阻碍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一大公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