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看中华时报 ·微博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社会万象 > 健康
 
健康扶贫医路有我
时间:2019/2/21 11:57:26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

——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万名医生进万家”活动侧记 

继江西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进行“万名医生进万家”活动启动仪式2天后,江西赣州市赣县区人民医院组织第一批“万名医生进万家”健康扶贫队伍共25名医生下乡精准送医。其中一队由14人组成的队伍由郭杰栋副院长带队,前往南塘镇对该镇的191户贫困户进行走访。

迎着朝阳出发

早上7点30分,下乡的救护车停在了医院门诊与住院部之间的天桥下,下乡的救护车上乘坐了10人,坐不下这么多人,骨二科主任谢有明提出开自己的私家车带上另外几人去,带队队长郭杰栋应允了,中央提出“八项规定”公车私用肯定不行,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私车公用肯定没问题。待最后一名成员上车后,车子“哄”的一声启动,我们出发了。初夏的太阳像我们一样勤快,早晨的气温像我们的心情一样舒适,迎着初升的太阳,坐着120老司机的车,我们10分钟不到便上到了“兴赣高速”。这条高速路是2017年1月1日通车的,以前从赣县区到南塘镇,要一个多小时,此路的修通,只要30分钟便可到达,县城至南塘往返的人们,不知道在心里感叹了多少遍“真是国强民富道路畅”。

精心安排用心良苦

汽车在高速路上疾驶,车上坐着下乡精准送医的医生,为何这14名医生会到南塘镇扶贫,而不是其他医生来呢?原来,是医院健康扶贫“万名医生进万家”活动领导小组的精心安排,全院的医生组织成立的18个医疗服务工作队,根据本地医生回本地、曾经在本地工作过的医生回本地的原则安排医生下乡,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服务贫困户,因为本地人本村人语言沟通不受限,本村情况、路况熟悉。不说医院健康扶贫“万名医生进万家”活动领导小组有多伟大,就单看这精心的安排,就足显他们的良苦用心。

老地方遇老病友

上午8点,下了高速,我们首先来到了南塘卫生院,副院长赖彩华接待了我们,在南塘卫生院的会议室,队长郭杰栋也是按本村医生回本村的原则将任务分解到每个队员。比如儿科刘雨华是澄集村人,就分配他澄集村上户;五官科刘健、泌尿科吴检发是清溪村人,就分配他们两个到清溪村上户。

在南塘卫生院的院子里,正准备下到各村去上户时,一位带着眼镜,身材瘦小,皮肤黝黑的老人看到郭杰栋说,郭院长,你回来啦,前几天摔了一跤,我胸脯前这里会痛(随手就撸起了衣服),帮我看看。郭杰栋摸了摸,按了按,检查发现没有骨折后,建议他搽点活血止痛的药就好。

送医到家颂党恩

上午9点,队长郭杰栋带着刘健和吴检发两名医生来到了清溪村,在南塘卫生院清溪分院给贫困户看病。因为这里的人口比较密集,分院的负责人也担负起了联系贫困户的工作。

谢园兰:“我有糖尿病,又有高血压,我还中了风”。“中风几年了,什么时候患上这个病的,现在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刘健医生详细了解病情,指导她用药并嘱咐她要按时吃药。

吴金兰:“郭院长,你来啦,走走走,今天中午到我家吃饭”贫困户虽然贫穷,但好客的热情和淳朴的民风从未改变。

刘发招:“检发,昨天就听你爸说你会回来村里看病,我们都好高兴啊,现在政策好,医生都到家里来给我们看病,感谢你感谢党感谢政府啊!”

吴元华:“郭院长,你帮我看看脚,痛的好苦哦。”他毫不忌讳地撸起裤脚,只见他两条小腿内侧密密麻麻长满了像巨型蚯蚓一样的包块。郭院长详细检查后,考虑是静脉曲张,建议他到赣县区人民医院手术治疗,并与他约定日期。

6个小组的帮扶医生每到一户患病贫困户家中,为贫困人员详细听诊、测血压、检查身体、了解他们的身体健康情况,对需要转诊或进一步明确的贫困户给出了诊疗意见,并宣传健康扶贫政策,建立贫困户健康档案,对患病的贫困人员登记造册,宣传健康扶贫“四道保障线”政策,讲解相关疾病防控知识,自我健康管理知识,跟踪帮扶对象健康体检、门诊及住院救治报账情况等。

在农村没有精准扶贫前,像谢园兰、吴元华这样患病的人很多,很普遍,特别是一些患慢性疾病的农村老人,子女不在身边或没有子女;没有钱医治或没有路费;没有人陪同也没有人帮助。有病不敢医,有病没钱看,有病没人管。精准扶贫施策后,扶贫干部把他们管起来了,没钱吃饭怎么办?政府每月发放补助;没钱看病怎么办?医院有健康扶贫四道保障线;没有路费去看病怎么办?赣县区人民医院的医生送医送药到家中。

感慨与收获

上午5点,120老司机接到分派在各个村的6个小组成员,大家在回来的路上感慨万千,没有进村入户深入到贫困户家中,就不知道还有人为了省车费而拖着病痛的身躯在田间劳作;没有这次精准送医,就不知道还有贫困人员瘫痪在床无法去医治;没有这次健康扶贫,就不知道到还有住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深山农民。虽然扶贫工作辛苦,但却收获了心灵上的触动与满足;虽然送医入户很累,但在贫困户拿出锁在柜子里仅有的半袋花生招待你时,内心瞬间就被感动,付出一切都是值得的!(通讯员:陈祝斌 王龙英)

责任编辑:CNA14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健康扶贫医路有我
2 吃心補心有效?膽固醇恐致反效果
3 瓷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
4 儋州市长朱洪武调研滨海新区污水处
5 民意拱韩国瑜出选2020大选&n
6 特朗普:与金正恩在越南会晤之后还
7 脱欧乱局导致英国国会分裂&nbs
8 罗杰斯:特朗普将加速贸易战&nb
9 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原参谋长房峰辉
10 房峰辉被判处无期徒刑
中华新闻通讯社联繫电话: (大陆)18903072514 (香港)+852-56648468 投稿邮箱: nsj168@yeah.net  业务与投诉邮箱:hkct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