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时报/中华新闻通讯社浙江嵊州讯】( 记者:李海良 通讯员:吴一赞 周建仕 ) 越剧发源地的千年古镇---浙江省嵊州市崇仁镇,2019年2月19日元宵节,组织了一台丰富多彩的“我们的节日·古镇新韵”元宵活动。活动中进行了非遗展示,古镇的崇仁舞狮、舞龙、大头荷、越剧等一批本土化的优秀演艺人才和文艺节目,吸引了众多城乡百姓。 
整个元宵节活动,包括艺术踩街非遗展示、灯谜竞猜、小吃大汇、志愿服务、元宵晚会等。其中艺术踩街非遗展示崇仁舞狮、舞龙、大头荷、越剧、民乐吹打等“非遗”文化,探访感悟千年古镇的独特文化和情韵魅力。 
具有崇仁当地特色的舞狮表演均由高昂的鼓乐前奏,以引狮子上场,叫“出洞”,随后在鼓乐的变化中狮舞表演分为登高、疾奔、慢步、喝水、蹉步、望月、揉身”等动作,高难度动作有双狮踩球、登高跳跃等,时激时缓的鼓乐伴随狮子千姿百态的舞蹈表演,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舞狮表演后,还有舞龙表演。舞龙俗称玩龙灯,民间常常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吉祥。每逢喜庆节日,人们都会舞龙。舞龙时,龙跟着绣球做各种动作穿插,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丰收。 
崇仁镇是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的故乡,这里贤能辈出,袁雪芬、傅全香、周宝奎、筱丹桂等越剧界著名艺人在崇仁“戒德寺”学艺,后闯荡上海,轰动上海。元宵活动中,身穿越剧戏剧表演服饰的演员在一起进行地方戏剧的展示。 
据了解,嵊州市崇仁镇马仁村的马潮水,是早期“男班”创始人之一,一家三代以唱越剧为生,还有崇仁镇的张荣标、张云标也是“男班”创始人。八十年代初至今,该镇已向全国各地越剧团输送人才300余人。元宵节活动,通过越剧文化的展示让更多人了解古镇崇仁。 
闹元宵活动中,吸引现场群众眼球的还有极具地方特色的大头荷。大头荷,发源于嵊州市崇仁镇赵马村,从清咸丰、同治年间开始,就有了这一传统节目。当时人们在彩头戏“掘藏”的基础上,把面具改作“头套”,因为头套特大,没有头发,像和尚的头,故称大头和。 
无论从悠长的历史,连绵的建筑,还是从文化的传承来说,崇仁都有着绵长的人文积淀,使古镇无比灵秀妩媚。崇仁腰鼓队、军鼓队是由村嫂们组成的队伍,工作之余忙碌于各种志愿活动,平日里经常帮助邻里解决矛盾,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更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参与现场表演的演员说,非遗活动融入到元宵节,弘扬传统文化。现场观众说,能在这里欣赏到这么多的传统非遗节目,让大家过了一个特别的元宵节。 
越剧发源地崇仁古镇闹元宵活动,立足古镇、挖掘“新”意,利用越剧之乡独特的人文资源,推出本土化优秀演艺人才和文艺节目,贴近百姓,需要了男女老少前来观看。崇仁镇镇长谢岗说,通过展示千年古镇风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营造欢乐、祥和、平安、健康、文明的元宵节日氛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