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王輝丹/台北報導】去年6、8、10月連續發生恐怖情人事件,近期「愛情斷鏈症候群」患者門診激增二成,嚴重凸顯台灣需要更多兩性情感教育。美國杜蘭大學公共衛生醫學博士楊聰財昨日在「愛情斷鏈症候群激增二成」的記者會上強調,要想找到生命中的真愛,就必須經歷過愛情心理學的三個階段「PIC」,四個方法「LIVE」,才能讓男女雙方朝「在一起求幸福,分手求祝福」的目標努力。
避免人在戀愛時腦內分泌的多巴胺等化學物質使人無法維持平常的理智及判斷能力,做出非常態的反應,甚至引發許多身心問題。
楊聰財醫師表示,單向的愛情鏈就像拿錯鑰匙或走錯房門,沒有確認狀況就自己一頭熱、執意進行,忙了老半天,也只能懊惱開啟不了愛情這扇門扉。
經歷過愛情心理學的三個階段「PIC」,並三者兼備,才能夠真正擁有屬於自己的愛情。P指激情(Pas-sion),由性荷爾蒙主導,兩人要相戀之前一定要先有激情;I指親密關係(Intimacy),受到多巴胺的影響,男女雙方會尋求共同默契、增進交流聯繫;C指承諾(Commitment),由社交荷爾蒙主導,表示兩人都願意為彼此負責,一起攜手經營未來。
楊聰財指出,親密關係中還需要四個方法來維護,L:Listen傾聽,男性比較需要練習;O:Overlook忽略,不要太注意細節,女生比較需要調整;L:Voice講清楚、說明白;E:Effort共同有意願,一起努力經營人生。
並表示,愛情在身心健康中是非常重要的,國外如果婚姻(同居、交往)出現問題,夫妻雙方會去接受諮商,建議男女交往中遇到挑戰、意見不和、第三者介入等狀況時,應該尋求心靈、精神醫療專業,從生理,心理環境的角度幫助他面對,接受,處理,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