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看中华时报 ·微博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文化大观 > 瀚墨人生
 
墨色丹红:艺术人生  随心而行
时间:2019/1/6 21:39:27      来源:中华时报/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王丽丽

mmexport1546780292011.jpg

她形容自己在艺术上是个“叛逆者”,她的作品浓墨重彩,追求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境界。她独创的风格——“泼墨滴墨法”,被称为“东方波洛克”,而她更愿意称自己为“墨色丹红”。

mmexport1546780240115.jpg

【一位纯艺术的求索者】

黄红,艺名丹红。她从小热爱绘画,曾就读于广州美院中国画学院花鸟、山水高研班,师从方楚雄、张彦等名师,可谓是“根正苗红”的艺术家。

mmexport1546780236963.jpg

但她的纯艺术之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毕业之后,黄红选择了广告人这个薪水高又火爆的职业,一做就是十年,但这个需要与很多人接触的职业使她觉得,“自己的作品应该是让别人来认可,而不是听从别人的安排”,性格决定命运,由此,促使了她从事纯艺术的转变,按着自己的步调,全身心投入到对艺术的热爱中。

mmexport1546780259470.jpg

虽然遭到家人朋友的质疑,但黄红还是毅然决定放弃高薪的广告人职业,开始深入钻研美术创作。去偏僻的山区写生,条件艰苦,能吃上烤红薯,都是一种幸福。在这样的环境下,让黄红对生活有了另一番感悟,也使她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飞跃。一幅幅山水、花鸟佳品诞生于笔下。

2014年,黄红的《绽放时代》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这是中国最高规格、最大规模的国家级美术作品展览。

mmexport1546780256716.jpg

【一位品味生活的追求者】

艺术可以是挂在展厅里的一幅抽象画作,也可以是披在身上的一方美丽丝巾。黄红在追求艺术上突破的同时,也在寻求生活中的艺术衍生形态。黄红对丝巾情有独钟,不管到哪里都会带着一款丝巾在包里,然后根据不同的需求、冷暖、场合,随意拿出来改变造型。于是,她把自己的画作印在丝巾上,出品了“丹红艺术”系列丝巾。

mmexport1546780242978.jpg

黄红在创作的过程中,某个时期会对某个题材进行专门的研究,画出一系列的作品。“丹红艺术”丝巾上的图案就是从这些作品中精选出来的。“像我手上这是一个梯田系列的,我把它命名为《大地的动脉》”。每一方丝巾,都是艺术的体现,也是对品味生活的理解和追求。

mmexport1546780254123.jpg

黄红是广东最早投入对艺术衍生品的开发经营的人之一,而且,她非常注重其品牌价值的提升。通过各种渠道的分享,“丹红艺术”丝巾很快就走红了。《快乐男声》东南亚海选,“丹红艺术”丝巾就被指定为前十五强的唯一奖品,新加坡《联合早报》大篇幅报道,主流电台100.3专访……

如今,“丹红艺术”系列的衍生品还包括钱包、抱枕、窗帘、床上用品等。下一步,黄红打算尝试把画作融入到更多的生活用品中去。

mmexport1546780250717.jpg

【一位文化交流的使者】

2017年4月,“岭南画学”广州美术学院教师中国画作品展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展出,包括关山月和黎雄才等大师作品在内的56幅画作亮相新加坡,中国驻新加坡大使以及新加坡文化参赞等出席了画展开幕式。而这场轰动新加坡的大规模画展最大的促成者之一就是黄红。

mmexport1546780248059.jpg

这场展览不仅仅是广州美院教师的画展,更是岭南画派的一个传承及脉络的梳理,展出包括岭南画派卓有成就的代表人物:黎雄才、关山月,以及陈金章、杨之光、梁世雄、林丰俗等老一辈的作品。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的文化参赞肖江华也评论此次展览:“这么大规模、高水平的画展,是应该走出国门来展示,让更多的人能够观看、了解中国绘画。”

mmexport1546780245558.jpg

作为侨居新加坡的中国人,近年,黄红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促进中、新两地文化交流。

“为什么要做这种中(中国)、新(新加坡)的文化交流,首先就是我自己身份的一个特殊,我有两地的资源,我应该把它利用起来。而作为一个画家,他的使命不仅仅是自己绘画,更应该去推广,包括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让更多人去了解,去接受。”

艺术人生,随心而行。黄红说,我希望能够创造属于我自己的一个艺术天地、艺术人生!

mmexport1546780288376.jpg

责任编辑:苗景丽
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行動佛殿高雄鳳凌廣場祈福
2 墨色丹红:艺术人生  随心而行
3 刑事辩护规范化论坛暨《刑事辩护规
4 刑事辩护规范化论坛暨《刑事辩护规
5 张维迎解读中国人的“怨恨情结”:
6 初中英语优课展示课在江西玉山举行
7 诗人芦歌王雪艳容府祝寿诗欣赏
8 关于成立「中华时报萍乡文化交流基
9 中国人的健康大数据出来了!
10 108年1月6日台灣各報頭條速報
中华新闻通讯社联繫电话: (大陆)18903072514 (香港)+852-56648468 投稿邮箱: nsj168@yeah.net  业务与投诉邮箱:8690494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