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嘉祥县人民政府塑立在县城广场的曾子雕像
音乐电视,俗称“MTV”,是运用电视技术手段,以音乐语言为抒情表意方式,以画面语言为烘托的辅助表现形态,给观众以审美感的电视艺术片种。音乐电视是电视文艺中比较重要的、充分发挥了电视艺术表现功能的一种艺术形式。 它初始于于20世纪80年代美国开播的无线电音乐频道。音乐频道一诞生,就成为一种音乐时尚,一种潮流以,并风靡欧美等国。音乐电视于20世纪90年代初传入中国。1993年开始,中央电视台连续举办的中国音乐电视大奖赛,极大地推动了中国MTV的蓬勃发展和成熟。
音乐电视的迅速普及和深入人心,使它不论在音乐领域还是在电视领域,都占领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当音乐和视觉的画面相结合时,它就不是以作为独立艺术音乐的姿态而出现,而是作为影视综合艺术的一个要素在和其他要素相结合中产生影响发挥作用。随着新数字时代的到来,受众已经不满足于最初纯音乐和电视画面的简单结合,而是站在审美的角度来审视音乐电视的艺术性和感染力,而这种久违的审美享受在中国曾子文化委员会“贵阳论坛”上展播的音乐电视《曾子颂》欣喜被找到。虽然距论坛展播音乐电视《曾子颂》几个月过去了,但那独特的视听享受至今仍记忆犹新。 音乐电视的时空流程同时展示音乐、歌词和连续运动画面的美感意韵,三种不同表现形式的艺术互补共存,以内在的和谐展现在人们的视觉上,这就是《曾子颂》的独特艺术魅力之所在。在2018年9月12日晚上,当中国曾子文化委员会“贵阳论坛”庆功晚宴进入尾声的时候,一曲似乎来自古老遥远、浑厚深沉、充满魅力的音乐电视歌曲回响在我的耳边,那不同凡响的电视画面、精湛深厚的歌词禀赋、恢弘有力的音乐旋律很自然地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一遍又一遍的品味,一字又一字的细嚼,真正领悟了音乐电视《曾子颂》的艺术真谛! 
四川省和乐山市两级曾子文化研究会举行音乐电视《曾子颂》词、曲修订研讨会
音乐电视《曾子颂》,在四川省曾子文化研究会的大力支持下,乐山市曾子文化研究会组成了以国家广播电视正教授级编辑、全国知名电影编剧、导演、作曲家、作品曾获得多次国家级大奖的曾章琴和曾述修为首的创作团队,并由曾章琴、曾述修作词,曾章琴谱曲,运用影视综合艺术和电视技术手段,充分发挥了音乐电视的表现功能,以音乐语言抒情述意,以精湛画面烘托提升,成功地制作出高水平、高质量的音乐电视《曾子颂》。 曾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后世尊奉为“宗圣”,受到海内外华人的爱戴和尊崇,歌颂曾子先贤的各类作品更是层出不穷,经久不衰,音乐电视《曾子颂》就是这些作品的突出代表。 《曾子颂》的歌词站位高远,概括精准。一首好的歌曲,首先取决于好的歌词。音乐电视《曾子颂》,从历史的高度广度和现代的独特视角,生动地把曾子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形成、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功绩,以高度精练的语言概括得精准到位、淋离尽致!歌曲以深细的人声作为引子,以高亢浑厚、深沉有力的男高音独唱:“历史长河波澜壮阔,华夏文明灿烂辉煌”,这气势宏伟的词句揭开了歌曲的序幕。随着那优美动听的旋律节奏,欣赏那波涛滚滚气势磅礴的黄河、延绵万里气壮山河的古老长城、天南地北祖国美丽的大好河山、圣人后裔祭奠曾子的隆重场面的电视画面,人们的思绪自然地的地被引入了恢弘的历史境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之中!接着用“诸子百家群星闪耀,宗圣曾子世代景仰”,画龙点精地烘托出儒家文化的重要传承人曾子的历史地位。“师承孔子,开启‘思孟’”。孔子生前注重教育而“述而不著”,是曾子主持整理记述了孔们先贤的言行,编成《论语》传诸后世。曾子是孔子学说的主要继承人和传播者,是对儒学做出突出贡献的伟大学者。他那“孝恕忠信”的思想观,“修齐治平”的政治观,“自省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至今仍具有极其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曾子编《论语》、著《大学》、写《孝经》,其作品在儒学的传承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承启作用,后世对曾子传承孔子学说“独得其宗”的伟大历史功绩无比仰慕和尊崇,被尊奉为五大圣人之一——“宗圣”。歌词“宗圣曾子世代景仰”中的“景仰”,用得分非常恰切非常到位,“景仰”比“敬仰”要好,景仰的解释是“佩服、仰慕”的意思,用在世代人民对曾子的尊崇上再恰当不过了。曾子作为孔子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的“宗圣”,他以诸子百家群星闪烁中的一颗耀眼明星,波澜壮阔历史长河中一朵灿烂的浪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展现在世世代代的民众面前。 《曾子颂》以精炼的语言高度概括了曾子在儒家学说中的丰功伟绩。其独特的功绩用简练的歌词:“一代宗师,功高至伟”、“日月同辉,永放光芒”作了画龙点精的描述和纵情的讴歌!在歌曲的演唱上用男女声合唱的形式,使歌曲的气势更加雄壮,主题更加突出。“将道德品质和社会、国家的治理提升到最完美的理想——“修齐治平”,准确地揭示了儒家学说的基本精神,道出了《大学》的主旨,其思想精髓及实用价值在当代仍然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生命力。古时科举考试必考的“四书五经”中的“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其中《大学》为曾子之作,《论语》是由曾子组织他的学生共同编汇而成,《中庸》是曾子学生子思(孔子的孙子)所著,《孟子》是子思的学生孟子和他的学生合著成章。因此,曾子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崇高地位。可以说,没有曾子就不会出现孔子思想的发扬光大,没有曾子,就不会有“思孟”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就没有完整的儒家学说,也就没有儒家的经典论著。“《孝经》>一部,匡正乾坤”,准确概括了曾子《孝经》论著在中华文明中的作用和魅力。人们都把“百善孝为先”当作日常做人做事的“座右铭”,“孝字”已经融入中华民族每个人的血脉之中,成了衡量道德水准的重要标尺,其历史功德以“中华昌盛,万古留芳”的歌词于予高度赞扬! 
创作的音乐电视《曾子颂》词、曲
音乐电视《曾子颂》,充分利用电视的现代手法,将歌词内涵与大调式G大调古风格旋律、画面主题与电视技术有机融合、相互贯通,构成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的电视画面,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创造了音乐电视的最高境界,是一曲跨越历史时空的颂歌,确实不失为迄今为止有关“曾子”题材歌曲的最好作品。正如中央电视总台创始人之一、著名高级编辑、作曲家、中国电视文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曾文济的赞誉:“歌曲《曾子颂》是全国目前难得的好作品!” 音乐电视好看,在于创造性地运用视听媒介的多种手法,在时间、对比、比例、运动、变化、张力、和谐与冲突等元素上下功夫,将这些元素有机地搭配,创造崭新的意境,《曾子颂》就是这样的作品。曾子“宗圣”,不仅是中国的,更是是世界的。了解曾子,崇尚曾子,学习曾子思想,弘扬曾子精神,唱响《曾子颂》歌,传播曾子文化,让我们一起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为世界和平发展的崇高事业贡献力量。 (作者简介:曾百友,为广东省梅州市政协原副主席、广东省曾子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曾和平,中央电视台驻成都军区记者站原站长,四川省曾子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退役陆军上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