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看中华时报 ·微博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社会万象 > 教育
 
回望峥嵘读初心红色基因融血脉
时间:2018/12/19 19:42:59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于永清

— —观看“诵读红色家书 讲述英烈故事”巡演活动有感 

为响应省委书记刘奇向全省党员干部发出的“每位同志都要认真读一读红色家书”的号召,12月16日下午,江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在新余学院开展江西省高校“诵读红色家书 讲述英烈故事”巡演新余站活动。“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观看巡演活动后,笔者心里久久难于平静,是什么力量让一批批仁人志士抛头颅、洒鲜血换来革命成功?人生的价值到底是什么?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点上,我们这一代要以什么样的担当情怀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20181219_192327_000.jpg

20181219_192327_001.jpg


革命信念:焦灼的灵魂希冀美好未来

“润之:几天睡不着觉,无论如何……我简直要疯了。许多天没来信,天天等。眼泪……我不要这样悲痛,。”“简直太伤心了,太寂寞了,太难过了。我想逃避,但我有了几个孩子,怎能……”“父爱是一个谜,他难道不思想他的孩子吗?我搞不懂他!是悲事,也是好事,因为我可以做一个独立的人了。”“谁把我的信带给他,把他的信带给我,谁就是我的恩人。”由南昌师范学院教师组诵读红色家书《愿润之革命早日成功》,让在场的观众感动得潸然泪下:杨开慧,号霞,字云锦。1901年11月6日出身书香门第。1920年冬与毛泽东结婚,1930年10月,杨开慧在湖南板仓被军阀何健逮捕,在监狱受尽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敌人要她宣告和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杨开慧只说了一句话:“死不足惜,只要润之革命早日成功。”同年11月14日,杨开慧在长沙被杀害,年仅29岁。

惟妙惟肖的演出,家国情怀的流露,让我们一次次的感动,一次次的震撼,一次次的心灵受到了洗涤和升华。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杨开慧的坚定信念,期待革命早日成功,在面对敌人严刑拷打和精神折磨时,她选择宁死不屈,视死如归,这种大义凛然的精神,可歌可泣,让人为之所动。

杨开慧烈士的家书,感情细腻,坚定信念,威武不屈,铁骨铮铮,饱含她革命气节如生命,危难关头真英雄的大无畏革命精神。站在新时代历史点上,我们应要更好地传承她那种“坚守信念、牢记使命、顾全大局、勇于担当”的精神,作为一名当代的马克思主义者,更应该找准自己的位置,坚定信念,继承先烈的光荣传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团结协作、顾全大局、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努力拼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斗不止!

报国情怀:赤诚的忠心关注祖国安危

1934年深秋,在瑞金七堡乡一间土坯房里,躺着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老人在弥留之际,只见他两眼紧盯着窗外,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守候在他身边的只有一个刚刚懂事的孙子,一分钟、两分钟、一小时、两小时,时间在流逝着,老人的生命迹象也在一点一点的消逝着,突然,老人用力地张了张嘴巴,小孙子连忙将耳朵凑到老人的嘴边,听完,转身进了屋,拿出一个红色小本子说:“爷爷,我拿来了,您听着,一生保、二生保、三生保,八兄弟在前线英勇作战,司令部特嘉奖一次。”老人听完长舒了一口气,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这位老人他叫杨荣显,生有8个儿子,在他临终的时候,却没有一个儿子守候在他身边……

20181219_192327_002.jpg

两位普通老人,养育8个儿子,8个儿子本有8个家庭,但是,在革命时代,杨荣显夫妇为何如此忍痛割爱,舍生取义,硬是要把8个儿子奔赴前线为国捐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同样,由南昌师范学院师生讲述《八子参军》,生动描述了杨荣显一家世代遭受地主剥削,生活过得十分艰难,家中穷得上无片瓦,下无寸地,身穿破衣裳,家无过夜粮。后来,共产党来了,红军来了,给他们家分了田,分了地,几个儿子也娶上了媳妇,日子是一天比一天过的好,在这种背景下,杨荣显夫妇感谢政府,信任共产党,于是,他们将8个儿子先后奔赴前线,为国家献身,最终老人心如刀割,老泪纵横,后半生沉浸在老年丧子的悲痛之中。

20181219_192327_003.jpg

众所周知,杨荣显一家八子参军的壮举,只是江西瑞金人民全力支援革命战争的一个缩影,而当时像这样的人更是有千千万万,正是千千万万的苏区群众,用淳朴和热情,表达对革命事业的满腔挚爱。也正是当年无数烈士的无私奉献,才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更加美好。时代在变,生活在变,但信念不变。作为新时代的奋斗者,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要时刻牢记像杨荣显夫妇那样舍小家顾大家,在国家有难时,我们要高举爱国爱党旗帜,坚定拥军强国信念不动摇,用赤诚的忠心关注祖国安危,这样才能让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薪火相传,指引我们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强军梦而努力奋斗…… 

20181219_192327_004.jpg

舍生取义:沸腾的热血唤醒沉睡国人

有这样一个广为流传的庭审记录:主审官问:“你姓什么?” 

夏明翰答:“姓冬。”“你明明姓夏,为什么说姓冬!简直是胡说!”“我是按国民党的逻辑讲话的。你们的逻辑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你们把杀人说成慈悲,把卖国说成爱国。我也用你们的逻辑,把姓‘夏’说成姓‘冬’,这叫以毒攻毒。”

一番话,把审讯者驳得哑口无言。最终,失去耐性的敌人在两天后对夏明翰执行枪决。夏明翰的一生是在追求光明和真理的路途中度过的。出生于官宦家庭的背景,为他的毅然决然做了更为深刻的注脚。家庭的决裂,正义的追求,主义的执著,情感的投入,一切都在他的心中贪婪地生长着、奔涌着,孕育了那响彻时间轮轴的绝命诗句,焕发了一个纯粹革命者永恒的耀眼光芒。

由新余学院诵读的《还有后来人》,剧目描述在90年前的今天,武汉汉口余记里,一声枪响,年仅28岁的革命者就此陨落,给人留下无尽的遗憾和难抑的悲愤。“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对所信仰主义的深重之爱,对革命道路的必胜信心,都纯粹得不能再纯粹,坚定得不能再坚定,一如他勇毅决绝的革命生涯。师生精彩的演出,博得在场的观众阵阵掌声,感人的故事,洗涤着每个人的心灵。

20181219_192327_005.jpg

今天,身处现代美好生活的我们,如何学习夏明翰那最崇高的布尔什维克品质呢?新的时代赋予青年新的历史使命,虽然夏明翰同志的生命是短暂的,1900年出生,1928年牺牲,仅仅28个年头,然而他却为我们铸就了一座千古不朽的精神丰碑,鲜血凝成的诗句,浓缩了他的整个人生,是他革命灵魂的集中反映。

学习夏明翰同志,就要学习他矢志不渝的爱国主义情怀。有国才有家,只有国家富强起来了,我们才有伸直腰杆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爱国决不是一句空话,我们要用青春和热血、实践和能力报答我们的国家;学习夏明翰同志,就要学习他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信念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有什么样的信念,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没有正确信念的人,将过着迷失的一生。夏明翰这种对革命理想无比执着,对共产主义信念无比坚定的精神,正是共产党人优秀品质的最完美体现,也是中国革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低潮走向高潮、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不竭源泉和强大动力。

此次巡演活动非常成功,一是省委教育工委领导非常重视,采用优中选优的方式,让一幕幕感人肺腑的革命故事深入人心,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二是采用多媒体现代设备手段---图文声像的元素,勾画了革命烈士坚持真理、为国捐躯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三是利用对话、独白、诵读以及情景复原的方式,进行深刻描写革命烈精忠报国、视死如归的伟大斗争光辉形象。

20181219_192327_006.jpg

20181219_192327_007.jpg

通过诵读“红色家书”活动,无疑可以教育引导大学生从“红色家书”中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牢记时代使命,激励高校师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者:于永清)

责任编辑:CNA14
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回望峥嵘读初心红色基因融血脉
2 江西工程学院干部师生热议改革开放
3 江西省浮梁县开展货运车辆“抛冒滴
4 江西工程学院举办“纪念改革开放四
5 河南省  贫
6 江西浮梁县就业局组织职工参与无偿
7 加拿大证实第三名公民在华遭拘留 
8 特朗普前国安顾问作假证供案延后判
9 2019江西首马即将在南昌(黄马
10 《全球回归浪漫复古的诗章》香港盛
中华新闻通讯社联繫电话: (大陆)18903072514 (香港)+852-56648468 投稿邮箱: nsj168@yeah.net  业务与投诉邮箱:8690494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