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看中华时报 ·微博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走进大陆 > 各地新闻
 
炼真“变”身术 念活“山”字经
时间:2018/12/11 17:01:29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南江县东坝村

--—四川省南江县东坝村激活人、山、钱三要素的探索与实践

中华時报/记者闫泽(南江县东坝村)报道】四川省南江县关田乡东坝村典型的“三边”高山区,全村幅员面积10.6 方公里,共 8 个社、262 户 1147 人。2016 年建档立卡贫困户共 59 户 208 人。2017 年以来,东坝村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脱贫攻坚的关键和重点,致力于探索“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模式,为产业振势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实企进村,促资源变资产

(一)多业态规划引领。东坝村坚持长远规划,挖潜资源优势盘活闲臵资产、发现乡村价值。利用本村及周边村社 5000亩青杠林资源,在山上兴办天麻、银耳、黑木耳等种植产业;农户依据传统养殖经验,大力发展肉牛、肉兔、肉羊等养殖产业;东坝村山上原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山下田园新村吃、住、购保障有力,农旅结合的乡村游优势得天独厚,规划并兴办乡村旅游产业。三方面的业态发展规划勾勒了东坝村新产业、新业态异军突起的蓝图,奠定了促进资源向资产转变的基础。

(二)多部门政策支持。帮扶单位市代建局带领村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赴外地参观学习产业发展业态,联系 5 家社会团体和企业到东坝村召开“乡村旅游发展恳谈会”;南江县工商质监局组织南江县 8 家工商个体户到东坝村开展“N 企一村”产业发展恳谈会;关田乡人民政府组织致富带头人召开“关田乡天麻、银耳产业发展动员会”和“返乡创业人士座谈会”,进行了产销链接和政策宣传。专门成立产业办公室帮助指导村级产业发展,凭添了促

进资源向资产转变的动能。

(三)多方式携手推动。通过社会力量建立乡村旅游发展基金,组建南江云舍农夫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2017 年 12 月,巴中阳光户外运动群在该村举办了首届云舍农夫鼎罐美食节,开启“乡村旅游社会办”的社会扶贫新路,引领社员纷纷开办农家乐、“巴人民宿”和“玉鱼垂钓”发展乡村旅游,迸发了促进资源向资产转变的活力。

二、能人回引,助农民变股东

(一)优势资源催生。土生土长的东坝村村民方菊蓉,发现四川野生天麻在沿海及海外具有相当好的市场前景,在回家探亲时,向亲人和干部了解东坝天麻生产的优势后,于 2017 年上半年注册成立了四川蓉香食品有限公司,目前已在东坝村及周边村规划 871.6 亩野生天麻种植基地,让东坝及周边村民变成了股东。

(二)扶持政策引领。2017 年以来,国家对贫困户发展产业给予产业扶持资金、产业扶持基金等大量扶持政策。村“两委”通过科学安排、合理引导,引领产业主体,吸纳 22 户贫困户将资金入股南江云舍农夫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和云舍农夫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引领舒成明、杨仕国等土鸡养殖和陈绪银、舒德礼等黄羊养殖工商个体大户 4 户,其中杨仕国获得 1 万元政策奖。

(三)创业能人承办。充分发挥老干部、党员干部带动作用,引导原支部书记冉荣建立南江关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和南江东坝村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村主任王均海建立南江云舍农夫畜禽养殖合作社;汪泽建成立南江云舍农夫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老干部、党员罗明芝建生态酒厂,四个月实现销售收入 6 万元;5 社社长苏永程牵头成立南江云舍农夫乡村旅游合作社,让 10多个农民变成了社员。

三、资本入驻,让资金变股金

(一)风险共担。四川蓉香食品有限公司带动农户发展种植业,并积极寻求政策支持,与农户签订每市斤不少于 5 元的保底收购价格,撬动村民利用山林、劳动力和资金 1200 多万元变成股金;南江洪鑫农业有限公司负责对东坝村年产 2 万只左右的肉兔养殖进行技术指导,并签订了每斤不少于 6.8 元的保底价回收合同;为了增强南江云舍农夫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社员的信心,公司对种兔入圈进行风险入股,承诺养殖兔在 27 日内死亡,公司将全额赔付;东坝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入股 2 万元参与养殖,共担风险,带动养殖社员投入 40 多万元资金变股金。

(二)大小带动。南江关田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实行大手牵小手入股分红的合作模式,种植 300 多亩油香樟和订单土豆,促成 40 家农户整合政策扶持资金 40 多万元资金变股金,年产值可达 60 多万元;四川蓉香食品有限公司与种植农户签订青杠棒和劳动力折资入股,分别按照 8:2 或者 7:3 分红,与本村 12 户和邻村西坪村 15 户农户签订 871.6 亩山林入股合同;南江县东坝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将 8 社 36 户拥有板栗园农户的山林、树木、劳动力折资与公司入股,按照 3:7 分配模式经营集中连片板栗园380亩。

(三)交叉合作。为了防范单一产业发展的风险,南江云舍农夫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天麻种植合作社、乡村旅游合作社社员采取“不把鸡蛋放进一个篮子”的投资模式,相互交叉投入资金入股合作社。如,农户汪泽建入股 4 万元发展肉兔养殖,同时入股 0.2 万元发展魔芋生产;15 户农户将 2.8 万元入股到南江县三溪铺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多利益联结,创新融合模式,构建了东了东坝村产业资金变股金的模式体系和长效机制。

国企担当助脱贫 “秦鼎模式”惠民生

巴中秦鼎实业有限公司立足国土项目,担当国企职责,开创脱贫攻坚的“秦鼎模式”,全面助推巴中贫困群众脱贫奔康。

一、用活国土政策,实施民生工程

(一)积极争取城乡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有效解决巴中市资金缺口问题,秦鼎公司在省内率先打开挂钩节余指标跨市流转的政策突破口,与成都市高新区、眉山市、资阳市先后签订增减挂钩节余指流转协议,扩大增减挂钩收益的形成空间,筹集大量外来资金。通过实施增减挂钩项目的,贫困群众从土木房、破损房等搬迁住进新楼房,实现“五通五有五化”(即:通路、通电、通水、通电视和通网络,有活动广场、购物中心、卫生室、文化站、垃圾收运点,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农村面貌焕然一新,贫困户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改变,有效提高了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二)大力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充分统筹土地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开展以提升耕地质量、改善生态环境为主要内容的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引导聚居点贫困群众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并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大力创造就业机会,注重吸纳当地劳动力,直接增加群众务工收入。

(三)加大资金投入打造精品工程。秦鼎公司与多家金融机构达成战略合作,赢得工行巴中分行 5 亿元授信融资,助推脱贫攻坚。截至目前,该公司已投资近 20 亿元,累计实施增减挂钩和土地整理项目 60 多个,拆除旧房 6000 多座,新建脱贫聚居点近 200 个,惠及全市 60 多个乡镇、100 多个贫困村、10000 多名贫困人口。

二、实施国土项目,促进乡村发展

(一)统筹规划兼顾群众利益。在增减挂钩项目实施中,主动对接项目乡镇,做好相关协调

工作,及时反馈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积极解决合理诉求。坚持把群众自愿、维护群众权益放在首位,杜绝强制性要求当地百姓“住洋楼”现象发生,实行搬迁方式百姓定、规划方案百姓议、项目质量群众管。

优化项目引导群众创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大力创造就业机会,按村务公开程序,将农民可以承担的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建设、田间道路建设等工程,直接交给项目区自行组织实施,增加群众务工收入。


责任编辑:闫泽
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赣州:石城县木兰乡“三项举措”推
2 国际摄影协会馆陶分会党支部成立
3 乔丽“丽日和风”新中国风音乐视听
4 仲冬时节大雪寒  踢跳喜讯暖校园
5 人人公开课,课课有收获
6 缪兰英:让龙南“世界围屋之都”品
7 铁肩担道义  攻坚拔穷根
8 炼真“变”身术 念活“山”字经
9 诚勇、明礼、修身
10 积极探索新方式 &nb
中华新闻通讯社联繫电话: (大陆)18903072514 (香港)+852-56648468 投稿邮箱: nsj168@yeah.net  业务与投诉邮箱:8690494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