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时报/中华新闻通讯社讯】(记者容炜俊 容嘉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管党治党,驰而不息狠抓作风,雷霆万钧反对腐败,坚持不懈净化政治生态,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极大凝聚,开创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新局面。 为进一步加强党员思想政治建设,检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成果,“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重要讲话和贯彻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专题学习实践活动”,根据省民宗委机关党委《关于深入推进“建功美好新海南,献礼党的十九大”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重要讲话和贯彻省第七次党代会精神专题学习实践活动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抓紧抓实专题学习实践活动,与“大研讨大行动”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以务实作风推进活动取得成效,向党的十九大献礼。 
一、对标“钉钉子精神”和“椰树精神”端正品行 发扬“钉钉子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意蕴深远的命题。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我们要有钉钉子的精神”,“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勇于担当,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同年9月,在指导河北省委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习近平再次强调,“发扬钉钉子的精神,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这个看似平常的论断却发人深省,发扬“钉钉子精神”对于党员干部转变工作作风,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钉钉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动作,但要把它做好 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操作者将钉子放在选好的目标上,要一锤一锤地接着敲,直到把它钉实钉牢为止。由钉钉子的行为实践,我们可以感悟出“钉钉子精神”的要义,即抓住要义,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对标“钉钉子精神”和“椰树精神”,紧密结合思想、工作、作风、生活实际,从理想信念、党性意识、宗旨观念、精神状态、道德品行、履职尽责等方面从不同角度对照检查,查找不足,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和问题台账,并就强化主体意识、做好本职工作和存在问题的整改作出表态和承诺。同时,对个人工作进行自查剖析,通过查找不足,对营造“建功美好新海南,献礼党的十九大”的氛围,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工作积极性和自身的素质等起到积极作用。 一是加强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重要讲话和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为学习教育奠定坚实思想基础。二是深入查找自身存在问题。紧密结合个人思想、工作、作风、生活实际,从自身理想信念、党性意识、精神状态、道德品行、履职尽责等方面进行对照检查,查找出自身不足。三是认真撰写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对标“钉钉子精神”和“椰树精神”,认真撰写对照检查材料,分析问题存在根源,明确具体整改措施,真正做到紧扣主题、突出重点、剖析深刻、触及灵魂。 二、淡泊名利 平凡孕育着崇高 在平凡的工作中,尽职尽责、作出表率,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就是发挥出了党员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党员的威望,永葆党的青春活力,远大的理想才能实现。 (一)工作上尽职尽责。明确本职工作责任、确立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措施,在实际工作中狠抓工作落实。珍惜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工作,将信息资料服务于科研的意识贯穿到工作中去,并能够针对自己工作的特点,采取各种办法,主动出击,尽职尽责,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 (二)思想上与时俱进。提高党性觉悟,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仰,自觉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并将学习贯穿始终。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提高工作标准,始终把“两学一做”作为工作的核心。 (三)生活上严于律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摆正自己的位置,端正心态,以满腔的热情投身于岗位工作中。淡泊名利,宁静致远。不要好高鹜远,看淡权力、地位和利益,平凡孕育着崇高,涓涓细流汇成江海。抵得住形形色色的诱惑,惟有“心静自然凉”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海南时重要讲话和省第七次党代会报告的学习教育成果,对标“钉钉子精神”和“椰树精神”,谈认识、查问题、析原因、话整改,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刻剖析产生问题根源,提出今后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深刻剖析了自身在思想、工作和作风等方面的存在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措施。 三、深刻反思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 通过“大研讨大行动”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可以深刻地认识到自身在工作学习方面存在的不足。对照“两学一做”要求,深刻反思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管是被动适应,还是随波逐流,都是主观上出了问题。 1、政治理论学习不足,理论联系实际不足。思想先进是其他各方面先进的根基,保持思想先进的关键在于用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加强理论学习,是共产党员加强理论修养、永葆先进性的内在要求。但在具体工作中,因为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忽略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认为只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就能完成好工作,陷入了经验主义之中。有限的理论学习又没有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无法与时俱进。 2、工作的方式方法使用不当。有时对于工作中要求高、时间紧的任务,因为压力较大,一心想着如何能尽快完成信息与资料的工作,忽视了其他科研业务工作。与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交流沟通不够,未能善于领会领导的意图,导致未能与领导工作同步。 3、自身修养不足,存在浮躁情绪。工作中有时自己状态调整不佳,有时情绪急躁、会出现做事不够沉稳、踏实和思想意志不够坚定的表现,应对复杂问题时不能冷静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导致在管理和带队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 4、保持和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不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有时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和标准。满足于过得去、差不多,对时时处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这根“弦”绷的不紧。 针对上述问题,必将加强学习,积极整改,在以后的工作中开拓进取、迎难而上、恪尽职守、扎实苦干为民族科研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制定改进措施 提升思想境界 通过“大研讨大行动”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对标“钉钉子精神”和“椰树精神”,可以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肩负的使命和责任,自觉把参加“两学一做”教育活动的过程,变成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完善、增强党性的过程。虽然思想境界有明显提升,但在许多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为解决工作和学习中的问题,特制定如下整改措施。 1、强化学习观念,特别是强化理论观念。通过加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并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章程》的学习贯穿始终。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掌握党的基本理论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作为今后工作的指南;同时,进一步深入学习业务知识、管理学知识,努力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在不断学习的同时,提高自己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提升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综合能力。三人行必有我师,多向身边的人学习,提升自我修养。 2、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党性修养,通过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使自己的党性得到增强和提高。充分认识自己所担负的职责,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地位观、利益观,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把心思凝聚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办实事上,把本领用在促发展上,使各项工作良序开展。今后工作中,改进工作方法,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妥善处理好人际关系,理性分析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努力做到接受任务不找借口、执行任务不讲困难、完成任务追求圆满。 3、调整好心态和情绪,促进工作有条不紊开展。努力调整工作状态,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个人素养,克服遇事急躁的性格,学会冷静地看待问题,做到遇事不慌、处乱不惊,谦虚、友善、大度、落落大方;多沟通与交流,做到对自身工作形象的严格要求,增进沟通了解、减少误会分歧,克服急躁情绪,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克服困难,把工作落到实处,同时要更注重通过学习来提升自身修养,以更充实的姿态应对工作上的新挑战。 4、发挥党员模范作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争做勤奋工作的表率,牢记宗旨,克难求进,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共产党员要站在维护党的先进性的高度,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着力塑造自己的党员形象。要以党员的姿态继续保持旺盛的斗志和饱满的工作热情,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服从大局,团结同志。在工作中不求名利、不计得失,摆正位置、当好角色,充分发挥党员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主动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广大民族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为民族科研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中严格要求,加强自身建设,抓好本职工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认真学习省委七届二次、三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生态文明发展的新理念,充分结合民族科研事业发展和本职工作要求,提振精神、狠抓任务落实,创新与拓展,焕发民族科研工作生命与活力,促进民族科研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