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时报/中华新闻通讯社浙江嵊州讯】(记者:李海良 通讯员:周萍娟) 2018年11月9日9时26分,同学们如往常一样正在专心地上课,突然一阵刺耳的警报声打破了校园的宁静,同学们迅速作出判断:不好!“火灾”来了!看浙江嵊州马寅初初级中学的师生是如何应对这一突发情况的。  冷静判断 听到火灾预警报响,在教室的老师们立即停止上课,对学生们说:“火灾来了,大家不要慌,不要顾及所有财物,生命至上,尽快撤离。”迅速引导学生们来到走廊排成两路纵队,老师们沉着冷静地组织带给所有学生一个坚定的信念: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好。  紧急撤离 来到走廊,班长和班主任立即清点人数,各班学生迅速用手或湿毛巾或纸巾捂住口鼻,弯腰低头,沿着疏散通道,急速朝体育场奔去。每个班级有班长带队,班主任压后维持秩序、应急疏导,各楼梯口安全管理人员引导学生们向指定方向安全疏散,避免造成踩踏事故。各楼层走廊、过道、楼梯、路道及体育场上全是急速而有序奔跑的学生。学生们听从指挥、行动迅捷,没有惊慌失措的喊叫,也没有一人摔倒。每一分及时的自我保护,都能让大家在意外灾害中多一分生存的可能。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疏散演练,这是对生命的尊重。 各个楼层有责任老师最后进行确认,保证没有一个学生滞留。全校近2000名师生用时4分钟完成整个逃生演练,做到了快速、安全、有序。全校师生安全有序撤离至体育场后,班主任立即清点人数,并向年级组长报告。  警钟长鸣 这样镇静、快速、高效、有序的紧急撤离并非一朝一夕练就,平时班主任老师就经常利用谈话课、实践课、班会课等进行安全教育,学校也会一年两次组织全校的紧急疏散演练。周期明主任在演练后对本次演练情况做了总结和点评,在肯定同学们迅速安全有序撤离的同时,也给同学们提出了更细致的要求,进一步唤醒同学们对安全的重视,对生命的热爱。他说:在整个疏散演练过程中,全校同学能够按照学校统一指令和要求,快速安全撤离,基本达到了消防疏散的要求,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少数学生在思想上还不够重视,认为是演练,不是实战,因此欠缺紧迫感、危机感和严肃性,疏散时动作不够迅速,部分学生下楼梯时未靠右侧行走,有些同学在下楼过程中没有用手或湿毛巾护住口鼻,撤离过程中没有做到互救,还有一些班级在到达安全区域后未能及时清点本班学生人数上报给负责老师等,这些问题都需在今后的演练活动中加以注意和纠正。  实战演练 总务主任施利明老师运用黑板图示给全体同学浅显易懂地讲述了如何正确识别灭火器的有效期,后详细讲述了正确使用灭火器的四步法,即一提,二拔,三对,四压,并现场正确示范灭火。39个班级的代表一一上主席台进行现场灭火操练。最后施主任肯定了现场操练同学的大胆和机智,并就灭火的距离、灭火加压的大小等进行了总结性点评。  当天是全国消防日,对于此次演练活动,全校师生给予了高度重视。学校制订了消防安全应急疏散演练方案,成立了演练组织机构,分设了防火演练疏散组、紧急情况应急处理组、演练救护组、演练搜救组等。班主任提前就本次演练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教育,有的班级还通过视频,观看消防安全知识宣传片和灭火器、消火栓使用知识。班主任给学生讲解消防安全知识及自救措施,对假想的突发火灾进行具体指导,学习疏散演练方案。  本次消防安全逃生演练,不仅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安全课,还让学生学会了火灾时的逃生方式,让学生知道今后遇到突发事件时该如何应急处理,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这次活动锻炼了全校师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使得全体师生的消防安全意识有所增强。演练过程中,学生的遵守纪律观念、“一切行动听指挥”观念经受了考验。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能力、指挥能力、应变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对疏散演练的重视,就是对生命的尊重。 
据悉,马寅初初级中学十分重视安全教育和安全疏散演练工作,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能做得更好。马初会拥有一个平安、和谐、祥和的校园环境。 未雨绸缪,防患未然,是安全教育永恒不变的基石;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是安全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文中图片由马寅初初级中学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