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看中华时报 ·微博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走进大陆 > 各地新闻
 
福建碳九泄漏事故 官方初欲淡化
时间:2018/11/9 17:15:03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cnahk

2018-01-08t004756z_83523864_rc1c0d69b630_rtrmadp_3_china-shipping-accident-oil_1.jpg

福建泉港本月4日发生泄漏化学物料事故。一间企业因轮送管道老化、破损,导致泄漏出近7吨化工原料「碳九」泄漏并流入水域,令附近多人感到不适要送院,大量鱼类死亡。

 官方通报道,事发后共有52名疑似接触碳九泄漏的群众求医,其主要症状为头晕、恶心、呕吐、咽部不适,大多数人经诊断后情况好转。

事件经受影响渔户披露而引起《北京青年报》跟踪报道,该报指,当地多名村民表示,事发数天,刺鼻气味未完全消散,受影响鱼排的海面仍有油污漂浮,部分因不知泄漏碳九而徒手抢救鱼排的渔民及其他居民出现头晕、呕吐等征状。

至此,泉港区政府网站才在8日发出通告,指截至当天(即8日)下午5时共有52人疑因接触碳九泄漏送院,主要征状包括头晕、恶心、呕吐、咽部不适,已组织医疗小组救治,其中十人需要留医。当中一人是徒手抢救鱼排时不适跌入水中的肖性男子,他因此患上吸入性肺炎,一度要入住重症病室。

泉港区政府今日就事件发出通报,称11月4日以来,泉港区医院陆续接诊52名疑似接触碳九泄漏的群众。这类病患被诊断为「接触刺激性气体后身体不适」,其主要症状为头晕、恶心、呕吐、咽部不适。
通报指,52名病患中,门诊就诊者42名,留院观察10名。42名门诊就诊患者经过相关检查及对症处理后,症状改善。10名留院观察者中,其中一名在事发水域溺水,出现吸入性肺炎,需要入住ICU(重症监护病房),经过专家组会诊后目前病情平稳,已转入普通病房继续观察治疗。其余9名住院患者中,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晕、恶心等症状,诊治后症状有明显改善。
    
官方称空气有毒污染物无超标民众质疑造假

早前报道,事件发生于11月4日,福建泉港区东港石化公司的一艘船只连接码头的软管垫片,因为老化导致于作业时泄漏6.97吨的化学物料「碳九」并流入水域,污染附近的渔排,多名渔民和附近居民吸入了污染物后不适送院。碳九是提炼石油的副产品,短时间大量吸入会中毒,轻则头晕呕吐,重则死亡。
当地环保局事后发出通告指,已经在当日基本清理受污染的海域,又表示空气中的有毒污染物无超标,不过网民就拍摄到事发当晚有高压水枪喷向环保局办公大楼,质疑是为数据造假;另有居民指出,当地气味异味很重,在离事发地点很远的地方都闻到。

此外,事发地点的渔排受到污染,有渔民表示事后修好的泡沫鱼排仍被腐蚀下沉,「油已经飘过来了,鱼开始死了,鱼死了很多,早上刚修好的鱼排,又沉下去了」。亦有居民表示,吃的海鲜一股油漆味。官方则指,目前正进行渔排的清污、加固等生产恢复工作,并逐个清理网箱黏附污染物。
    

 内媒:当地政府危机处置过程中严重滞后

    
福建碳九泄漏事件引起内地社会关注。有网民认为,最需要的是透明、详实、有说服力的信息发布,以名周全的赔偿和环境修复方案;有人批评官方反应缓慢,不负责任;亦有人表示,事件引起广泛关注但「碳九」在微博的搜索排名却不断下降,说明微博已开始「过滤」相关消息。
内媒《澎湃新闻》评论则认为,当地政府在危机的处置过程中严重滞后的,其回应不但起不到释疑解惑效果,反而会引起进一步的猜测和质疑;又说政府单向的信息发布,注定会产生大量猜测和传言。「在加快事故处置、责任调查的同时,如何更及时、有效地回应公众关切,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看得见的油污可以吸附,而看不见的,会长久留在人们心头。」
    


责任编辑:cnahk
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福建碳九泄漏事故 官方
2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薛建平——人物简
3 江西玉山公交: 车轮滚滚映繁华,
4 白宫为记者禁令辩护
5 延安铁路公安处黄陵铁警开展119
6 通江县交警大队召开重点车辆及驾驶
7 四川省通江县交警联合交运局勘察调
8 四川省通江大队“五紧抓五突出”着
9 通江县突出四个重点深入开展安全生
10 通江县经信局召开通信暨电力系统安
中华新闻通讯社联繫电话: (大陆)18903072514 (香港)+852-56648468 投稿邮箱: nsj168@yeah.net  业务与投诉邮箱:8690494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