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玉山11月9日电 (祝诚 记者王义东) 40载春华秋实,40年玉山巨变。40年岁月匆匆,人们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生活了几十年的家乡犹如那乖巧机灵的女童,经过了“女大十八变”,如今已“亭亭玉立”!有人说40年了,房子变高了房价涨高了,道路变宽了,车辆变多了,出行便捷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群众幸福感提升了……

是啊,还记得小时候出行的情形吗?那时,28自行车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二八"指的是轮子的直径为28英寸,前面大梁上坐一个,后座上再坐一个,那时老爸的脊梁宽厚而温暖,坐在车后虽风吹日晒却是满满的幸福。后来马路上有了公交车,记得我们上小学时,便与公交车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上学的缘故,每日四趟公交车,雷打不动,与小伙伴们放学后一拥而上,争先恐后,抢位子、占位子(小朋友们可别效仿噢,这是非常不安全的)。。。一切仿佛就在昨天,历历在目,不禁感叹,时光如梭!可还记得小时候坐的公交车长什么样子吗?车上带着个“乌龟壳”,轰隆隆的发动机在壳下马不停蹄地运转着,车后拖着个“黑尾巴”,黑呼呼的尾气在车后肆无忌惮地排放着…… 年长的玉山人都知道,过去“车况差、道路窄、出行难、招手即停”是当时玉山城市公交的真实写照。公交作为城市交通动脉,是群众日常出行的首选工具。为满足群众出行需求,改革开放40年来,玉山公交从当初的3条短途线路发展至目前9条跨越东西南北方向的线路,公交线网由过去的“单向运行”变“交叉环绕”,积极配合新建居民小区、医院、学校等建设,目前已形成“以城中主干道为中心,经开区、高铁南站、火车站、汽车站、文城旅游景区、七里街旅游景区为枢纽”,四通八达、换乘方便的公交运营网络。 
有着近二十年公交车驾龄的5路线班长舒其福谈起公交的发展感触彼深:“我刚参加工作时,开的是小型柴油车,开起来“哐咣哐咣”直响。方向盘沉、噪音大,离合器重,加上路况不好,坐在没有弹性的硬板凳上,颠得人晕头晕脑,半路抛锚也是常事。开一天车下来,往往是冬天冻的一身鸡皮疙瘩,夏天长出一身痱子,踩离合器的脚走起路来都打抖。那时我妈对我说,我要是能开满一年就不错了,没想到这一开就是近二十年。这二十年来,无论刮风下雨,我都按时出车,从未迟到过一次”。舒班长自豪地说。因为家住十七都,路途较远,但二十年来,风雨无阻,舒班长踩坏了一辆自行车,骑坏了一辆摩托车,但他无怨无悔。“我还能再开十五年,公交车就像是我的孩子一般,我的青春都在这把方向盘了。”舒班长感叹道。 
公交是一座城市的“形象代言人”,更是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为进一步改善群众出行条件,积极响应国家绿色、节能、环保的号召,持续优化车辆结构,提升车辆品质,玉山县委、县政府大力扶持公交事业发展,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建设玉山公交总站、充电桩项目、公交站台建设、购置58辆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具有无噪音、易操作、二氧化碳零排放等特点,对改善玉山县城空气质量、提高百姓幸福生活指数、提升城市整体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科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玉投公交实行不同形式的支付乘车,现有的已涵盖了投币、微信支付、支付宝、银行APP扫码支付,后续即将推出刷卡与刷码支付,从根本上解决了乘客没有零钱的困扰,实现“一个手机走遍天下”,让乘客切实感受到公交人性化的科技智能服务。城市公交不仅是展现城市文明的窗口,更成为人民群众素质整体提升的具体体现。乘客有序前门上车、后门下车,车厢内主动为需要照顾的乘客让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车上喧哗、吵闹的人也少了,好人善举随处可见…… 
40年来,公交体制在不断改变,工作条件、环境改变了,但公交人为乘客服务的热情没有变。随着人口老龄化到来,根据玉山县委县政府的相关政策与指示精神,玉山县65周岁以上老年人均可凭免费乘车卡免费乘车,请字在前,您字在后,主动为老年乘客找座位,对行动不便的老年乘客扶上搀下,玉投公交人员以良好的服务态度赢得了广大乘客的信任和爱戴。公交车作为一座城市重要的交通出行工具,它的变迁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缩影。十米内的车厢,承载的是几代人的集体记忆,更是记录了一段历史的变革。 
40年间,从驾驶员身边有个“大鼓包”的普通车到“上档次”的空调车;从柴油车到新能源电动车;从售票员招呼乘客:“上车请买票,月票请出示”,到如今的自动投币、无人售票、手机移动支付乘车;从人工调度到智慧调度系统的转变也即将实践。 城市公交沧桑巨变的背后,是城市公共交通配套体系的逐步完善,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大力倡导,更是改革开放40年的巨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