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時报/记者闫泽(交警队)赖江琳报道】2018年,四川省通江县委、县政府把校车安全作为防事故,保安全,保稳定,促和谐工作的重中之重。通江大队联合教育、交通等部门从狠抓管理细节入手,从拓展管理渠道抓起,依托监管平台,强化互动对接,运用“五紧抓、五突出”管控机制,着力强化辖区校车运行安全。 校车安全关乎学生、家庭幸福,倍受社会普遍关注。 ![SADUI)`%$AOH~@P]SD4X7PT.jpg SADUI)`%$AOH~@P]SD4X7PT.jpg](/upload/image/20181109/15417338646993009.jpg)
一、紧抓运行管控,突出共筑安全 。一是完善机制。大队把细化校车安全责任放在首位。会同教育部门与辖区9个涉校车学校(幼儿园)签订安全责任书,与35名校园法人、校车驾驶人(含备用驾驶人)签订《安全承诺书》,实现用车单位、校车车主及校车驾驶员履责尽职全覆盖。二是紧抓源头。通江大队紧盯人、车、路和交通环境,联合相关部门强化隐患排查,督促隐患整改,强化安全引导,全力提高道路交通事故预防、预知、预测能力。三是推行互管。通江大队与县教育局、县交通局及用车学校建立互通网络,互抓安全。大队组织力量在校车监控室从每天上午6:30分至9:30分,下午15:30分至20:30分,对运行校车及校车内驾驶人、学生情况,校车的行轨迹驶、速度、时间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教育、运政等部门各司其职,严查、严打“黑校车”接送学生违法行为,共筑校车安全路面管控“防线”。 二、紧抓精准管控,突出科技置导 。一是加强管控。由城区中队将辖区23辆校车(含乡镇)及其数据全部纳入校车运行视频实时监控平台,对校车内驾驶人员、学生情况,校车的行驶轨迹、速度、时间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在每辆校车内安装的2个带有实时视频监控功能的记录仪,校车行驶录像实时回传监控平台。同时,交警大队监控室,将每台校车违规行为进行核实采集证据,录入交通违法综合平台,通知到车主和用车单位第一责任人。二是利用科技。大队充分利用平台视频录像、语音存储、视频回放等功能,为校车超速、超员等违章行为事后处理提供数据采集等参考依据,从而实现对校车行使全过程的实时监控和安全管理,有效督促校车驾驶人员按规范操作,按规定行车。三是创新管理。大队结合前期运行经验,构建出针对校车运行安全管理的多方共管及联合执法信息共享平台,形成针对本区重点校车车辆单位“教育、交通、交警、公安、工信等职能部门对其校车、校车驾驶人进行资格审查——各职能部门监管人员或校车运行视频实时监管平台工作人员发现违法、立即纠正或制止——固定证据——各职能部门执法信息共享——各职能部门对实施警示教育并处罚(含交通运政部门对其使用黑校车单位或个人实施处罚)”的完整执法链与无缝监管网络,有效解决了以往各监管单位之间信息不通、不畅等问题,为交通安全源头管理工作再谋实效、再上台阶夯实了基础。 三、紧抓预警管控,突出三级联动 。一是加强沟通。将“道交管理QQ群”等工作群融入校车监管主平台,设立23辆校车违法情况、审验情况窗口。一旦发现校车安全问题能自动弹出,大队便能通过微信、电话通知等方式进行告知提醒。二是加强监督。对每辆校车安装卫星定位、限速装置、语音系统和对讲装置,满足交警大队、区教育局,交警中队、各镇道交办、街道安办、各中心校,各校园对校车进行实时监控,对接送学生校车途中是否存在超员,急弯、陡坡、临崖、临水的危险路段是否减速,是否超范围行驶,监控平台一目了然,确保了校车实时处于监控。同时大队将“校车运行视频实时监管平台校车管理”系统延伸至各学校幼儿园校车,所有校车配备的GPS视频监控系统其数据端口均连入交管部门及教育部门,做到“全方位、全天候”的监督管控。 四、紧抓研判管控,突出防患未然 。一是加强部署。成立由公安交警牵头,教育、安监、交通等部门都参与的校车安全工作机构。定期深入校园,开展校车安全检查;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听取各职能部门对阶段性校车安全管理汇报,共同谋划校车管理的工作对策。定期开展校园周边安全整治、对排查发现破损、缺漏和不规范的交通设施以及存在的校车交通安全隐患及时进行督导整改。对重大隐患或整改存在困难的, 及时向县委、县政府进行汇报,由县委、县政府挂牌督办。二是落实责任。发挥县、乡、镇(街)三级道路交通安全联席会议作用,明确各职能部门行业监管职责,落实“周会商”、“月通报”机制,实现整合资源、中心驱动、精准攻坚、提高效能,切实将校车道路交通事故防控关口前移。三是部门联动。大队通过微信将校车驾驶人违规操作、随车照管人是否履职、学生未系安全带等交通违法行为以及主体责任基础管理台账全部数字化上线由校园自主依托平台进行输入“留底”,以便各校园实时掌握校车“安全自管”落实情况,确保严监严管更趋高效。教育部门对监控到的违规行为第一时间电话提醒学校或校车驾驶人,并做好工作记录,并将每月的监控情况在全区范围内进行通报,做到防患于未然。 
五、紧抓互动管控,突出安全实效 。一是设立联络员。大队联合教育、安监、交通、乡镇道交办、学校等部门,分别设立联络员。促使联络机制进圈入群,与目标责任深度对接。联络员负责实地踏勘校园周边隐患点位,向单位和相关部门进行汇报沟通,发起现场办公、现场整改。二是开展专项整治。以净化校园周边交通环境为重点,多部门协同配合,投入人力、物力共同开展校园周边“摩的”、“黑车”、非校车运送学生、违停专项整治行动。2018年,大队争取县委、县政府财力支持,完善了辖区幼儿园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合理的临时停靠点,标准的道路标志、标线,规范的停车泊位和校车专用停车位,全力打造校车安全示范点。三是设立举报制度。实施联教、联查。大队一方面与县教育局、县安监局、县交通局联合开展学生乘车安全常识教育,组织校车进行突发应急演练,做到安全乘车、文明乘车。另一方面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校车安全检查。除交警大队定期组织教育、安监、交通等部门对运行校车进行检查外,各使用校车学校、幼儿园每月对校车运营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并在校门口设立“黑校车”、校车违法情况举报电话和信箱,定期将学生家长反映的校车安全问题上报主管部门,形成了校车安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截至目前,无一起校车道路交通事故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