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思路联席召集人宋恩荣、团结香港基金王于渐、科技大学经济系兼任教授荣休教授雷鼎鸣等38名经济学者,联署支持「明日大屿」愿景。学者们指出「明日大屿」备受社会触目,「其中不少是立场先行及情绪化的口号,甚至流于煽动民情的民粹政治操作。」所以他们不得不站出来,说明这是可负担的方案,更是「上佳的社会投资」。
联署又指,通过成本效益分析,估计「明日大屿」人工岛带来的财政收入,单计卖地已可回本,且能够减轻三条过海隧道负荷,疏导新界西与市区之间交通,从而释放新界西农地发展潜力,「社会效益不容忽视」。
考虑交通基建的成本方面,若在新界建设新市镇,一定要兴建新的交通走廊连接市区,但人工岛位置适中,距离港岛最短距离只有约4公里,从地理位置的表面证据出发,发展人工岛交通基建的效益应该更高。
联署指,明白近年不少工程出现大幅超支及管理不善的情况,市民对政府不信任其来有自。联署又称,工程费用可以摊分2、30年进行,「每年不过数百亿」,「以香港政府的财力,应付计划可说是绰绰有馀」,即使出现「一定超支」,也有足够安全空间,保持香港公共财政稳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