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时报/中华新闻通讯社】(记者弓志平)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消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政委、公安部关于“智慧公安”建设的部署要求,总结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全区“智慧公安”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进一步总结交流经验、查找问题短板、明确目标方向,对下一步全面推进“智慧公安”建设进行安排部署,掀起全区公安机关推进“智慧公安”建设的新高潮,近日,自治区公安厅召开全区公安机关“智慧公安”建设现场推进会议。会议以实地观摩、现场会+视频会的形式召开。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厅长杨伟东,公安部科信局副巡视员吴恒,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副所长余兵,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市长、和林格尔新区党工委书记冯玉臻,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副主任王瑞峰,自治区党委政法委、发改委、财政厅、经信委、大数据发展管理局的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会议由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王来明主持。
杨伟东副主席指出,大力推进“智慧公安”建设,是公安部党委年初部署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公安厅党委今年明确的五项重中之重工作之一。今年以来,全区各级公安机关按照厅党委提出的“五步走”战略,扎扎实实学经验、问需求、定方案、抓推进、促落实,在推进“智慧公安”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全区各盟市公安机关在“智慧公安”建设上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呼和浩特、鄂尔多斯、乌海三个盟市在“智慧公安”建设上主动作为,工作成效走在了全区前列,充分体现了党委政府重视支持、公安机关担当作为、规划建设脚踏实地、服务实战效果明显、人民群众广泛认同五个共同特点。 就进一步推进全区“智慧公安”建设,杨伟东副主席提出三点意见。 第一、统一思想认识,切实认清“智慧公安”建设的重大意义。大力推进“智慧公安”建设,是公安机关在信息化、数据化时代背景下,提升核心战斗力的必然选择,是融入国家大数据战略、落实公安部决策部署、支撑“数字内蒙古”建设、全区公安工作转型升级的需要。大力推进“智慧公安”建设,是顺应发展潮流、满足时代需要的战略工程,是贯彻中央、公安部和自治区精神的有力举措,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构筑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必然要求,更是全区公安机关破解难题、补齐短板,提高警务效能、提升能力水平的迫切需要。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清醒认识“智慧公安”建设的必要性、紧迫性,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公安部、自治区和厅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全力推动全区“智慧公安”建设在新的起点上取得跨越式进步、实现跨越式发展。
第二、坚持目标导向,准确把握“智慧公安”建设的主要任务。近日,厅党委审议通过并下发了《内蒙古“智慧公安”建设指导意见(试行),各地、各部门要按照《指导意见》要求,紧密结合各自实际,按照“三四五六”总体建设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全区“智慧公安”建设提档升级。一是要在总体上明确三个架构。要明确“三位一体”战略架构。要明确总体目标,明确具体目标,明确实施步骤,实现指挥调度扁平化、预警防范智能化、打击处置精准化、警务工作合成化、勤务模式动态化、管理服务人性化,推动公安工作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面提升全区公安机关核心战斗力。要明确“1122”技术架构。要建设一个大数据平台、一个数据体系、两朵警务云、两类应用系统,形成“横向联通、纵向扁平”的应用架构,为全警提供态势感知、预测预警、精确打击、动态管控、扁平指挥、社会服务等大数据智能服务。要明确“三统三分”组织架构。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头建设、分层管理、分类应用,形成上下贯通、务实高效的全区“智慧公安”建设组织领导体系。二是要在内容上突出四类重点。要建强“大脑”。要通过对数据的存储、分析、处理,精准高效制导警务运行。要灵敏“触角”。要利用传感设备和技术,实现对社会治安空间及人事物轨迹信息的全面感知。要充盈“血液”。要突出基层一线实战部门的数据采集作用,利用人力、技术手段,在做好人员、案件、物品等传统基础信息采集的同时,进一步健全“人、地、物、事、组织”等治安要素数据采集机制,及时充实“智慧公安”的数据资源。要疏通“经脉”。要通过各种网络,将感知采集到的信息进行传输、汇总,优化数据整合,有效支撑警务工作智慧运行。
三是要在实战上提升五种能力。要提升风险感知能力。要利用大数据的深度挖掘分析功能,实现对涉恐涉稳重大案(事)件的预警防范、对各类案件线索的精准集成、对社会治安状况的监测评估,全面提升公安机关在信息化时代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要提升打击犯罪能力。要统一建立人员电子档案和案件电子档案,加快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和治安卡口系统的全覆盖建设,有效聚焦和识别各类违法犯罪问题的热点区域和热点成因,为案件侦查、滚动筛查、线索研判提供支撑。要提升服务群众能力。要全面整合治安、出入境、交管、消防等业务网上审批功能,利用大数据预测群众服务需求,简化公共服务流程,努力做到外网受理、内网办理、外网反馈,最大限度地让数据多跑路快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不跑腿。要提升规范执法能力。要加快实现办案数据自动监测和统计分析,加快推进案件全流程信息化管理和同步记录,充分发挥大数据对优化执法流程、提升执法质量、促进执法规范的作用。要提升队伍管理能力。要探索通过警情数量和时空规律,实行防控等级布警,精确引导警力投量投向,实现对民警的动态化、扁平化指挥调度,实现集约用警;要探索通过大数据建立全警考核评价体系,实现队伍精细管理。四是要在推进上把握六条原则。要把握统筹原则。要注重上下结合、远近结合、软硬结合、条块结合,在落实好公安部、公安厅信息化建设要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开展“微创新”“小发明”等工作,不断为全区“智慧公安”建设提供新的增长点和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要把握共建原则。要推进智力共建,成立“智慧公安”建设联合创新实验室或科研机构,充分发挥“公安外脑”作用。要结合公安厅开展聘任制公务员招录试点工作,大力引进大数据科技人才,重点向“智慧公安”建设倾斜。要整合社会资金、社会力量、社会资源,实现多方合作共赢。要把握实用原则。要坚持对内惠警、服务实战,以机器换人力、以智能增效能,把民警的成熟应用作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基层的实战需求作为建设的核心追求。要统一建设面向政务部门的电子政务外网服务环境,统一建设面向人民群众的“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要把握共享原则。要努力实现数据共享,打通交换共享渠道,全面汇聚各类数据资源,推进数据融合。要努力实现设施共享,按照集约化建设原则,统一标准、统一接口、统一建设。要把握扬弃原则。必须注重对现有资源的利用和整合,尽可能做到硬件不废弃、技术不断档、经验不丢失。要把握安全原则。“智慧公安”建设应用要与安全保障工作同步设计、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加快构建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大数据为我所用、为我所控。要切实加强内部安全管理,采取人工和技术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大数据应用安全监管。
第三、集中精力攻坚,全力抓好“智慧公安”建设的推进落实。全区各级公安机关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从观念变革做起、从基础工作抓起,率先垂范、勇挑重担,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重视支持,动员全警力量,发挥全警智慧,全面推动“智慧公安”建设各项任务早实施、早落地、早见效。具体来讲,要做到“五个务必”。一是要务必以坚定的信心抓好推进落实。“智慧公安”是大机遇、大变革、大战略、大红利,是新时代全区公安机关担负新使命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新作为的必由之路。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始终保持建好“智慧公安”、用好大数据的坚定信心,切实增强机遇意识,以只争朝夕的劲头抢抓战略主动,以创先争优的态度狠抓推进落实。二是要务必以科学的规划抓好推进落实。全区各级公安机关必须心无旁骛、目不斜视,沿着规划好的路径一抓到底、久久为功。盟市、旗县公安机关和基层所队要在《指导意见》的整体框架内,因地制宜科学设计“智慧公安”建设具体规划。三是要务必以严格的制度抓好推进落实。全区各级公安机关要分级分类建立完善“智慧公安”建设制度体系,牢固树立规矩意识、制度观念,始终坚持完善制度与从严执纪相结合,对“智慧公安”建设要全程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真正将“智慧公安”建设打造成阳光工程、廉洁工程。四是要务必以有效的方法抓好推进落实。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认清面临的差距和压力,敢用、会用、善用各方面的有利条件,熟悉、关注、驾驭各领域的发展趋势,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实现弯道超车。
五是要务必以坚实的保障抓好推进落实。在积极求才纳贤的同时,要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加大对基层一线民警信息化培训力度,确保全警能用会用善用,夯实“智慧公安”的应用基础。要鼓励基层发挥首创精神,使基层民警的创新成为“智慧公安”的发展基础和动力源泉。要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和各有关部门的配合,将“智慧公安”纳入“智慧城市”建设总体构架,确保在更高的层面上推进“智慧公安”快马扬鞭、高质量建设。 杨伟东副主席要求,全区各级公安机关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努力树立新理念、走进新领域、学习新知识、提升新本领,顶住压力、自加动力,坚决把“智慧公安”建好用好,切实做到对时代发展负责,对公安事业负责,对领导干部自己和对民警负责。要把“智慧公安”建设当成一场攻坚战和决胜战,创造条件干、持之以恒干、齐心协力干、精益求精干,确保“智慧公安”建设蹄疾步稳、成效显著。
杨伟东副主席还就当前的几项重点工作进行了强调,要求全区各级公安机关要深刻认识到安保维稳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的要求部署,强化“全稳控”,开展“大排查”,坚持“严管理”,做到“密巡防”,推动“真落实”,确保厅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切实履行稳定第一责任,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实现自治区的“大平安”。 吴恒副巡视员对内蒙古“智慧公安”建设前期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指出,在以自治区副主席、公安厅厅长杨伟东为班长的新一届公安厅党委的带领下,内蒙古公安科技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成绩有目共睹。一是高度重视。内蒙古公安厅党委将“智慧公安”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龙头工程,作为2018年五项重中之重工作之一强力推进、真抓实干,规范化、智能化、精细化、高质量“三化一高”新理念新标准新要求深入人心。二是亮点纷呈。内蒙古公安机关因地制宜、因情施策,瞄准先进、赶超先进,走出了一条具有边疆少数民族特色的公安科技化工作跨越式发展道路,各项建设齐头并进、成效显著,令人刮目相看、倍感振奋。三是深受启发。从内蒙古公安厅研究制定并下发的《内蒙古“智慧公安”建设指导意见(试行)》来看,目标任务明确,内容丰富详实,技术架构合理,符合公安部要求,贴近内蒙古实际,可操作性强,一些理念和做法值得借鉴推广。吴恒副巡视员还对内蒙古进一步做好“智慧公安”建设工作提出了意见建议。
就贯彻落实好此次会议精神特别是杨伟东副主席的讲话精神,王来明要求要提高认识、吃透精神,结合实际、抓出亮点,加强交流、齐头并进,扎扎实实抓紧抓好“智慧公安”建设和维护稳定工作。 会上,冯玉臻市长致辞,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公安局分别作会议交流发言并播放汇报演示片。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实地观摩了呼和浩特市“智慧公安”建设推进及应用情况,听取了相关负责人关于“智慧公安”建设及成果情况汇报,并就深入推进全区“智慧公安”建设进行了学习交流。 公安厅在呼的党委委员、副巡视员,各盟市和行业公安局局长、分管副局长、科信支队长,厅直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在自治区主会场参加会议,公安厅各部门副处级以上干部在厅机关分会场参加会议,各盟市、旗县、行业公安局班子成员及所属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在各地分会场参加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