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看中华时报 ·微博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社会万象 > 教育
 
江西工程学院:构建掌上智慧校园 迎接人工智能时代
时间:2018/9/27 11:35:03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于永清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技术的创新正在改变人类,大学教育必将因此而发生改变,信息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大学存在的形态。此时,未来大学存在的价值是什么?这已经成为今天大学教育的时代命题。“互联网+大学教育”,为教育的个性化提供了可能,为大学教育的优质均衡提供了可能。掌上智慧校园应该着眼于学生学习的个体诊断与分析,关心每位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生活便捷,通过对学生学习内容、方式、时间与空间等要素的精准分析,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与指导,更好促进学生个性化的优势学习与发展。近年来,江西工程学院致力于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融合,面向大学教育的未来,积极探索未来大学的建构。


      掌上智慧校园:让学生校园生活更精彩 


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功能之一。近年来,江西工程学院加大了科研投入力度,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江西工程学院机器人研究所所长李冠湛带领科研创新团队,致力于科技的创新推广和应用,在全省高校首家自主研发成功APP掌上智慧校园,学生不仅在线上可以缴纳学杂费、水电费、网费等,还可以通过手机APP畅游线上图书馆,进行在线阅读,具有前沿性、便捷性、高效性等特点,体现了学校科研人员突出的创新能力。



    据机器人研究所工作人员介绍,江西工程学院掌上智慧校园是江西省高校首家自主研发推行下线使用的APP,掌上智慧校园不仅解决了大学生在线上缴纳学杂费、水电费、网费等,学生还可以通过手机APP畅游线上图书馆,只需扫码即可轻松借阅图书,或者通过扫码的方式把书籍搬到手机上,在线阅读。

江西工程学院掌上智慧校园对于新生而言,不仅解决了排队缴费难的问题,还解决了在报到、入住时重复登记各类信息的烦恼,学生在家就可以把学杂费交好,在家就可以看到自己所住的宿舍信息,还可以看到同寝室的室友姓名、籍贯等。



    江西工程学院掌上智慧校园系统旨在打造创新、便捷、高校的智慧校园生活。学生的信息、日常行为数据与学校相关管理部门之间线上互联互通,相关部门只需登陆自己的管理系统,就可完成学生的信息处理,真正意义上实现无纸化办公。经测算,学生通过掌上智慧校园缴纳学杂费后,整个报到时间不超过1分钟/人,班主任整理学生花名册等信息时,耗时不超过20秒/人。



    据河南籍学子家长来到江西工程学院陪小孩报名感慨地说:“由江工机器人研究所自主研发的这套掌上智慧校园APP系统功能齐全,使用便捷。小孩通过扫码登录平台后轻点触屏,就可网上填报个人信息、缴费、查看宿舍入住情况,大大地减少了小孩排队缴学费、找班级和宿舍的时间,真可谓轻轻松松上大学,开开心心进校园。学校这套掌上智慧校园APP系统功能堪比清华大学智慧校园系统,在全国都是有影响力的。”  


    重构网络环境:让师生高阶思维更通达


    思维广场的创建与教学实践,进一步引发学校对拓展原有学习环境、推广教学模式的理性思考:重构适应不同需要的学习环境,打造“学习空间连续体”。

大学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中心、学习中心和学术交流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江西工程学院图书馆(图文信息中心)现有馆舍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藏书89.25万册,超星电子图书50万册、中国知网、万方中文期刊论文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等电子数据库,积累随书光盘2万余片,现有期刊350种、报纸35种,期刊合订本2.4万余册。文献的分类、著录、标引标准规范、管理科学有序,已经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的应用级类型的藏书体系,基本能够满足学校广大师生教学、学习与科研的需要。图书馆在专业化、规范化、科学化、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建设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曾获江西省教育厅颁发的全省高校图书馆先进单位。


    全校师生通过图书馆免费阅读、下载超星电子图书、超星期刊论文、中国知网期刊论文、硕博论文、万方中文期刊;在超星读秀、百链云图书馆内搜索免费下载中外文数据库资源(图书馆网站为http://soft.ygxy.com/sectorweb/tsg/)。


    据图书馆领导介绍,学校为了满足全校师生在学历提升、各种考试的需求,校图书馆已开通《起点考试网》、《起点考研》,让师生可以在线考试和在线学习,轻松应对考研及各类考试,达到了即用即知即学即会的效果。


    学校升本以来,加快升级校园网络,建设网络学习平台,拓展建成多个创新实验室。创新实验室为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动手实践能力的提高、学生创意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还成为了学生校园与真实(社会)、虚拟(网络)学习空间进行对接的通道之一。



    据网络中心曾庆燕老师介绍,为了重构网络环境,建立大数据网络平台,江西工程学院网络平台得到了中科院大数据平台基础的支持,学校所有的数据都纳入了大数据平台统一管理,消除了以往的信息孤岛,打通了学校各单位部门数据共享的通道,尤其是财务与学工,教务与学院,部门与后勤等实时科学应用,为未来智慧校园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学校投资300多万元构建网络数据平台,实现了所有部门数据的统一,为学校的决策,提供了准确参考信息,为学生的学习环境,提供了广阔知识体系。


    学校通过打造“学习空间连续体”,建构学习环境生态圈,思维广场的教学流程和学习形态拓展至学生学习全过程,进一步推动了学习的深度变革,有力促进了学生的优势发展和思维培育。


    创新网学课堂:让人机互动学习更高效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将成为推动中学教育的重要力量。云平台技术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让课堂教学呈现多元化、多样化、跨时空的特色,蕴藏着启发、探究、表达和分享的教学理念,有效促进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江西工程学院各学科通过各种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如通过微信公众号与微信平台答疑,通过网络线上布置练习,还充分利用二次学习平台以及云教育平台等,以此更好地推进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据了解,从2016年起,江西工程学院引入“超星尔雅”在线课程,建设了江西工程学院网络教学平台,启动了“互联网+”课程建设升级改造和混合教学改革工作。大大拓展了教学时空,促进了教师更新、改革教学理念和方式。


    学校教务科长杨海林介绍说,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替代绝大部分的传统课堂教学过程,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学和课前分组讨论,观看教学视频(微课、慕课视频),再由教师组织答疑、演讲、辩论、情景剧等多种形式的翻转式课堂教学,并以部分远程教学视频直播作为教学补充。该教学方式上改革了课程考核和成绩评定方式,加重过程考核比重,注重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参与热情,在推动学生“主动学”的基础上,促进教师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改变。


    截至目前,江西工程学院已有18门课程开始引入了慕课、翻转课堂教学,网络公选课36门,选课学生每学年近6000人次,课程总访问量达20余万次。


    今后,学校将逐步推广以学生为中心的慕课教学模式,提高学校教学的质量与水平。与此同时,出台了“江西工程学院课程标准建设实施方案”文件,严格要求了课程标准的编写要求和管理规定。主推教师或教学团队开展翻转课堂和混合教学模式改革。转变教学理念,树立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教学成果的有效共享。进一步优化大学课程教学的设置,使课程设计能够更加专业、科学。集中多方资源优势,使社会服务功能得到提升,实现开放性、国际化的发展,进一步优化大学教学质量和水平。



    江西工程学院智能化、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的改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它既为教育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也对教育教学变革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以我们的智慧和自信,勇敢地迎接这场全新的教育变革。(于永清)

责任编辑:CNA14
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伊核朝核 因特朗普而异
2 江西工程学院:构建掌上智慧校园 
3 江西彭泽县棉船镇组织人大代表视察
4 教皇呼吁中国官方与地下天主教徒“
5 波兰人的痛苦回忆与现实民调
6 千名精英为海南发展建言献策
7 2018年9月27日台灣各報頭條
8 四平:以干部作风整顿促矿山问题整
9 高铁香港段客流量未如预期多
10 中国网民奇异翻墙挤爆瑞典数网站
中华新闻通讯社联繫电话: (大陆)18903072514 (香港)+852-56648468 投稿邮箱: nsj168@yeah.net  业务与投诉邮箱:8690494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