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看中华时报 ·微博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港澳直通 > 港澳政情
 
陈茂波 :香港在不同阶段一直扮演独特角色
时间:2018/9/10 21:41:25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cnahk

l (1).jpg

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九月十日)在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论坛暨香港中国金融协会成立十周年庆典致辞。

(中华新闻通讯社香港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九月十日)出席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论坛暨香港中国金融协会成立十周年庆典致辞。
他致辞时说,过去四十年国家改革开放这段不平凡的旅程中,香港在不同阶段一直扮演独特角色。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初期,内地在沿海地区成立经济特区对外开放。当其他外资还在犹豫的时候,香港企业便第一时间带着资金、技术和国际联系回到内地。到今天,香港仍然是内地最大的直接投资者,是把国际资金引进到内地的「桥头堡」。   

他还表示,不少香港的专业界人士,在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也积极参与助力内地的改革开放事业,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除了发挥招商引资的「超级连系人」角色外,还对内地的土地使用改革、会计专业的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和管治的提升,以至金融市场的发展,都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他说,近十多年,在协助内地企业「走出去」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方面,香港的独特角色更是明显。一九九三年,首家到境外集资的内地企业青岛啤酒选择来香港上市,集资约九亿元;二○○六年工商银行是首家企业,以A股和H股形式同步在两地上市;到今天香港一直是内地企业在国际融资的首选平台。在香港上市的企业中,超过五成是内地企业,它们占港股市值超过六成六,并且每天占总成交额百分之七十到八十。   
他指出,在国家的支持下,香港成为国家金融改革在风险可控下的「试验田」,在二○○四年开始以先行优势开拓人民币业务,造就香港成为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服务枢纽。近年先后推出的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基金互认等互联互通措施,进一步推进内地金融领域的开放,同时为国际和内地投资者提供了独有的双向投资平台,并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他认为香港的金融服务可以在以下七个方向为国家作出贡献。 首先,是高端国际化的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和保险服务中心。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让内地人民富起来,对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和保险服务的需求非常庞大。特区政府会继续努力,一方面在法律上「拆墙松绑」,让香港的基金管理平台更多元化、私募基金发展可以更蓬勃;另一方面会提供有利的税务环境,以及扩阔销售网络等,方便内地民众使用香港这个国际化平台,满足他们在个人理财和风险管理的需要。 第二,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新经济企业的需要。第一阶段的上市制度改革已经实施,现时同股不同权的高增长及创新产业公司和未有收益的生物科技公司已可在交易所主板上市。我们会继续保持积极和与时并进的态度,适时引进措施,不断提升香港资本市场的竞争力。 我们会做大做强我们的债券市场,便利内地和国际的机构和企业在香港筹募资金。为了推动香港债券市场发展,我在《政府财政预算案》中推出了债券资助先导计划,以及为债券投资者提供利得税、利息收入跟债券买卖的利润全免税的优惠。 第三,是推动金融科技发展。目前,我们在数码港和科学园已经汇聚了接近三百家金融科技公司。去年,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发出了十六个电子支付工具的牌照;今月,金管局将推出一个二十四小时快速支付系统,在这个金融基建设施平台上面,个人或商户尽管使用不同的电子钱包,或在不同银行开设户口,都可以即时互相支付或者调拨资金。此外,顺应新时代的需求,今年稍后,首批虚拟银行牌照亦会批出,并使我们的金融服务更能普惠。   香港金管局正与新加坡金管局(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合作利用分布式分类帐技术进行贸易融资的合作,(香港)金管局亦和深圳金融办(深圳市人民政府金融发展服务办公室)签署备忘录,加强我们两地人才的培训。我在今年的《财政预算案》中亦已预留了五亿港元,作未来五年推动金融服务业发展专用款项。  第四,是助力人民币持续平稳有序的国际化。香港是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枢纽,每年处理全球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离岸人民币业务,同时也是国际和内地投资者独有的双向投资平台,我们会继续推动深化和扩阔跟内地市场的互联互通,开发新的产品和服务。此外,证监会也会在未来继续跟其他国家探讨签订更多资金互认的安排,让国际和内地投资者有更多、更方便、更多元的投资选择。 第五,作为大湾区和内地企业「走出去」的国际业务总部、财资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我们已经修改了《税务条例》,为财资中心的业务提供利得税减半的优惠。我们也正在积极争取跟更多其他经济体签订自由贸易协议、保护投资协议和避免双重征税安排,目的就是利便内地企业把境外的投资和业务总部放在香港。此外,我们也会为专属自保保险公司的业务提供税务减半优惠,争取更多内地企业在香港设立专属自保保险公司,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分散和管理他们在境外业务的风险。 第六,就是绿色金融。现在全球的大趋势,是要向可持续的经济模式转型,从二○一六年G20杭州峰会到现在,内地绿色金融的发行量已稳居全球领先位置。今年度的《财政预算案》中宣布特区政府会推出1,000亿港元的政府绿色债券发行计划,以及绿色债券资助计划,推动香港的绿色金融发展。   第七是人才。正积极筹备成立金融学院,汇聚跨界别的国际顶级专家,邀请他们来香港跟我们分享经验和专业知识,进一步提升我们金融人才的水平,并且培训更多一流的国际金融人才。  

他还表示,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方面,我们会推动香港成为「一带一路」基建项目融资中心、保险和再保险中心,以及专业服务枢纽和法律服务及争议解决的中心。我们的资本市场提供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缓解投资风险的方案,可以增加「一带一路」项目的商业吸引力。香港的证监会也在去年就基建项目公司在香港上市的要求发布了指引。 香港在多个领域拥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专业服务人才,可以在项目设计、施工、监督和营运管理方面贡献「一带一路」倡议。

他说,优良的法治传统和普通法制度广为国际社会熟悉。在香港作出的仲裁裁决,现在已可根据《纽约公约》在超过150个司法地区强制执行,包括内地。因此,我们可以成为「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和争议解决中心。另外,在「一国两制」的独特安排下,由于历史的原因,香港拥有人文优势,还可以在民心相通方面对「一带一路」倡议作出贡献。   至于创科发展方面,上述的优势,配合我们自由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对知识产权的保障、中西荟萃的社会,以及作为独立关税区和许多国际组织的独立成员身分,在目前复杂多变的国际政经格局下,香港可以在引进国际技术和人才方面发挥特殊作用。让我以最近率领一个三十多人的香港商贸代表团到访以色列作为例子。   我在以色列和当地的初创和创科界举行多场座谈会,不少企业都表示很有兴趣来香港发展。香港可以为他们开拓中国和亚洲地区市场的跳板。以色列公司虽然在科技前沿的研究和创新方面很强,但在把成果大规模商业化上却较吃亏,这乃受制于国内细小的市场,缺乏大规模的科技应用场景。以往,西方国家跟他们交往较密切,投入的资金亦较多,他们初创公司的科研成果较多售予欧美的公司,(所以)应用在欧美市场是比较自然,企业也自然较多选择在欧美上市。但随着最近十多年,中国和其他亚洲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实力日增,加上人口众多,这个冒起的庞大市场,令不少以色列公司均跃跃欲试。   

他说,对许多以色列公司而言,他们认识香港的制度,容易适应这里的生活和文化,香港的金融市场先进发达,而且业务上正好可以做他们的「盲公竹」,因此他们很希望可以到香港寻觅合适可靠的合作伙伴,把他们的技术和科研成果在香港和内地商业化。   
 完  


责任编辑:cnahk
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陈茂波 :香港在不同阶段一直扮演
2 内蒙古达旗交管大队从【学习中提升
3 行政长官出席香港中华出入口商会国
4 内蒙古对科研失信出重拳严重失信者
5 中国扫黑狂飙,派出十个督导组清除
6 各界領袖雲集亞洲最大型可持續時裝
7 江西: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22
8 中国是否可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9 马云是非同寻常的企业家
10 莫言家人出面回应将诺奖奖金投资P
中华新闻通讯社联繫电话: (大陆)18903072514 (香港)+852-56648468 投稿邮箱: nsj168@yeah.net  业务与投诉邮箱:8690494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