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诉专员刘燕卿今日(八月三十日)主持新闻发布会。
(中华新闻通讯社记者晓迪香港讯)香港申诉专员公署就食环署公众街市摊档的租金及管理进行调查,指部分摊档租金相差90倍,但低租金并没有令货品售价更便宜,而食环署执法宽松助长滥用摊档。
申诉专员刘燕卿今日(八月三十日)公布有关「食物环境卫生署对街市摊档的规管」的主动调查结果。
食环署管理全港99个街市,申诉专员调查发现,食环署的规管有连串漏洞。
公署调查发现,有摊档长年关门大吉或只摆出少量陈列货物,但由于食环署无指引界定如何才算营业,令前线员工难以作出判断。档户占用公共通道亦非常普遍,但食环署只是重复发出毫无效用的口头警告。
亦有摊档没有按租约列明的用途经营,烧味档无烧味卖,反而是用来摆放冷藏库。食环署警告后,档户就摆出一个烧味柜台及一张切割枱 ,虽然只占摊档面积一成,署方依然接受。
而全港公众街市过去5年共亏损16亿元,申诉专员发现其中一个原因是76%的摊档租金低于市价。
申诉专员刘燕卿今日(八月三十日)公布有关「食物环境卫生署对街市摊档的租务管理」的主动调查结果。
而攤檔採用不同的承租途徑,亦令租金差距大。最嚴重的情況,兩個售賣食物濕貨的攤檔在同一個街市,面積相同,一個是交回小販牌而獲得特惠租金每月租金130元,另一個就透過公開競投,每個月要交1.2萬元租,租金相差達90倍,但低租金並沒有令貨品售價更便宜。
公署又發現有承租人一人租了23個攤檔,每檔租金不用700元,但全部都用來儲物,質疑食環署助長濫用攤檔。公署建议食环署检讨现行续租制度,可以较优先考虑让表现较好档户续租,亦要加强监察及训示前线人员要打击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