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时报/中华新闻通讯社】记者弓志平(通讯员刘春霞)内蒙古乌海市讯;内蒙古乌海市公安局行政审批办主要承担着全市居民身份证、出国(境)证件、车驾管业务、交通违章处理、无事故查询、消防工程审核备案和验收等工作。2010年进驻市民中心以来,市公安局行政审批办业务不断拓展,人员不断增多,目前已成为市公安局最大的一个综合型业务服务窗口。
近年来,市公安局行政审批办在坚持严格规范管理同时,创新“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微警务模式,不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着力打造审批最快、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办证新模式,为群众办事创业提供更优质、更快捷的服务,切实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
“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微警务模式需要跨警种办理业务,民警不仅要掌握不同警钟的业务知识及操作技能,还要做到“一机多用”。为克服改革带来的重重困难,在审批办负责人带领下,各业务部门技术人员加班加点不断调试,解决了电脑系统改造和不同警种系统间的冲突问题。为不耽误群众办事,民警们每天利用下班时间,完成各警种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最终实现了“一警多能、一窗受理”,提升了窗口民警的服务水平。
为提高办事效率,为群众提供多元化服务,市公安局行政审批办协调有关部门为大厅配备了高配置电脑及相关设备30余台,购置了5台高科技自助设备,群众在民警的引导下可自助拍摄二代身份证和出入境证件照、自助打印港澳台证件签注、自助申领二代身份证和打印家庭成员关系等各类户口证明,随时向智能机器人咨询疑难业务问题,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功能。
市公安局行政审批办每天接待群众100余人次,高峰时达200余人次,是一个业务综合型的服务窗口。为进一步规范窗口建设,审批办专门安排了引导、咨询人员,安装了叫号系统,既方便群众咨询办事,又让大厅变得秩序井然;不断提升窗口民警的业务素质,严格执行限时办证、延时服务、首问负责等工作制度,严格使用文明用语,努力打造“人性化”“亲民化“服务窗口。同时,大厅内还配备了饮水机、医用急救包、老花镜等便民物品,满足群众多元化需求。
2017年7月,民警在办理出入境业务时,遇到三位聋哑人办理护照和港澳通行证业务。由于无法明白工作人员讲什么,也说不明白自己的意图,沟通成了困难。三位聋哑人用手比划着,急得满头汗,窗口女民警见此情况,赶紧拿了纸和笔,用文字方式与办证的聋哑人沟通起来。女民警耐心地用文字回答着三位办证人员的问题,得知他们是一家人,需要办理护照和港澳通行证,但他们只带了户口簿,没带身份证。当时马上要下班了,而这三位办证人员第二天一早就要出门,女民警不断安抚他们,让他们不要着急,待办证人员取回身份证办理手续后已是晚上7点多,三位办证人员对民警竖起大拇指表示感谢。
为方便群众多办事少跑路,市公安局行政审批办打造了“一站式”公安综合型服务窗口,2017年,市公安局行政审批办在原有开展业务的基础上,又新增了省内省外“居民身份证”换补发、临时身份证、公民因私出国(境)证件办理业务。由于业务量的不断增加,民警们经常加班延点接待完最后一位群众才下班。今年,市公安局行政审批办被我市评为“文明服务窗口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