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合照
(中華新聞通訊社香港訊)香港人生活忙碌,不少人會到餐廳買外賣飯盒「醫肚」,所用上的即棄餐具,持續污染環境。為響應聯合國千禧年發展目標中的「負責任消費及生產」,以及「改善氣候環境」,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旗下的浩洋青年商會在今年5月至7月期間,在網上和問卷,成功向580名市民和60家餐廳進行問卷調查,了解他們對自攜外賣飯盒的看法,從而探討自攜飯盒、從源頭減廢的可行性。
9成市民贊成自攜飯盒源頭減廢
調查發現,有近9成市民贊成自攜飯盒到餐廳外賣,主要原因是環保,其次是節省外賣飲盒附加費以及為健康著想。
不過,同時亦有超過4成市民表示,因消費習慣不會自攜飯盒。在248名不會自攜外賣飯盒的市民中,有近七成市民表示未知當日是否會叫外賣,而有128個(51.6%)受訪群眾表示此舉不方便,更有82名市民 (33.1%)市民表現擔心餐廳未能配合。
餐廳擔心自攜飯盒影響營運操作
餐廳方面,則有近8成餐廳願意配合,容許外賣自攜飯盒,主因是能履行社會責任、提高餐廳形象等,但33%的餐廳表示,本身營運操作上也有一定難度,而且擔心與顧客溝通上出現誤會。有4成餐廳更表示,自攜飯盒對於業務上沒有實際幫助。
徵收飯盒稅市民餐廳意見分歧
至於徵收「飯盒稅」,增加市民自攜飯盒動機,超過4成市民表示,願意多付$5停止使用發泡膠飯盒。不過,7成餐廳擔心影響營運操作,反對政府開徵即棄飯盒稅,但相若數量的餐廳願意以標籤識別可接受自攜外賣飯盒。
建議餐廳標籤識別接受自攜外賣飯盒
浩洋青年商會建議,政府多加教育,提高市民自攜飯盒的意識。另一方面,亦建議餐廳向從減外賣費著手,增加食客自攜飯盒的動機,亦鼓勵他們以標籤識別可接受自攜外賣飯盒。
浩洋青年商會亦會暫定於明年舉辦一系列活動推廣源頭減廢,包括自攜飯盒標籤貼紙設計比賽,和減塑餐廳嘉許禮等,令大眾更容易接受自攜飯盒外賣。
是次活動主席黃耀康建議,政府多加教育,提高市民自攜飯盒的意識
據悉,浩洋青年商會是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旗下之分會,是一個匯聚及培育青年領袖及企業家的國際性非牟利及非官方的獨立組織,隸屬於國際青年商會(JCI),本會之宗旨是為年青人提供發展領導才能,培育社會責任感,提供商務發展及增進友誼之機會,冀能藉此締創建設性之改進,為全球社會發展作出貢獻。自一九八六年成立後,本會依循四大發展機會 — 個人發展,社會發展,國際關係及商務發展等各方面訓諫會員。現時本會會員約75人,年齡由18至40歲,並透過籌辦多類型有意義之社會工作計劃,從實踐中學習,繼而提昇管理能力及經驗,訓練自己成為青年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