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時報/中華新聞通訊社)記者曉峰發自香港:由海港青年商會舉辦的「2018年大灣區青年領袖選舉」於8月5日圓滿結束。本次活動的目的為表揚具有傑出領袖才能, 對香港及祖國有承擔的18至35歲青年, 並鼓勵其成為積極公民及發展領袖潛能。活動經評審, 挑選出九位傑出青年得獎者。九位來自香港、澳門及內地的青年,憑著他們在社會上的貢獻,在香港獲頒發「青年領袖」的稱號,以表揚他服務他人的志向,並鼓勵其他年青人以其為榜樣。同時,主辦單位亦以「青年有夢,共建灣區」為題,希望藉此提供一個平台,讓粵港澳三地的青年可以互相交流,創造出互助合作的機遇。

主禮嘉賓兼首席評審莫鳳儀女士 MH JP 、評審委員全國政協委員鄧竟成先生GBS PDSM 及其他嘉賓 
主禮嘉賓兼首席評審莫鳳儀女士 MH JP 致辭 是次選舉的首席評審、香港資深教育工作者莫鳳儀女士 MH JP 表示,本次參選的青年人質素極高,所有獲選的參賽者都是實至名歸的青年領袖。此外,本次選舉也是首次接納香港區以外的青年參選,在評審的專業挑選下,亦使「青年領袖」的稱號在大灣區更有認受性。莫女士對九位得獎者亦有一定的寄望,期望他們運用專業、毅力及服務社會的心,幫助社會及祖國。

主禮嘉賓兼首席評審莫鳳儀女士 MH JP 致辭 主辦機構海港青年商會會長李承欣女士也認同說,這是今年是「青年領袖系列」首次衝出香港、勇衝大灣區,實在是一個有重大標誌性的突破。 除莫女士以外,評審委員還包括:前香港警務處處長、全國政協委員鄧竟成先生GBS PDSM,全國政協委員兼全國青聯常委吳傑莊博士,傑出青年協會副主席周定宇先生,及澳門菁英會對外事務部副部長蔡京暽先生。此外,這次活動亦邀得兩位知名香港創業人士作為大使,包括「好煮播」創辦人之一張敬仁小姐,及「美言拳擊」創辦人黎美言小姐。

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會長簡汝謙先生致辭 據了解,粵港澳大灣區是由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東莞、肇慶、惠州和江門(九市二區)組成的城市群,是繼美國紐約都會區、美國舊金山灣區和日本東京都市圈之後,世界第四大灣區。過往兩年,總理李克強多次提出,國家銳意深化粵港澳十一個城市間合作,以提升整個灣區在世界的競爭力。
獲選的九位青年領袖
 得獎者包括:左上起劉俊延先生、林恒一博士、陳霆烽先生,朱玲玲女士、陳正芹先生、鄭寬女士、謝海發先生、麥成灝先生、龍允生先生。
今屆九位得獎人包括陳正芹先生,陳霆烽先生,朱玲玲女士,林恒一先生,劉俊延先生,龍允生先生,麥成灝先生,謝海發先生及鄭寬女士。他們分別來自社會不同界別, 不忘於工餘時間參與社會組織並擔當領袖的角色。 陳正芹先生在中國 內地設計及實踐多個大型綜合項目, 項目遍佈中國十多個城市;其後於東 非發展商旗下任職項目及設計總監, 為當地的 20 多個項目統籌設計和工 程管理,同時兼任市場顧問。他亦曾於香港中文大學、 城 市 大 學、 香 港 大 學、 香 港 知 專 設 計 學 院、Westminster ( 英 國 ) 及 Makerere University ( 烏干達 ) 擔任 客席講師,為社會及行業培育做出貢獻。 陳霆烽先生在廣州讀書、工作、生活 已超 15 年, 一路上見證整個廣州及深 圳的迅速發展。他一直與不同類型的企業及政府部門保持緊 密的接觸。除此以外,他更曾於廣州 市天河區人民法院實習,對內地的文化、 營商環境至政府政策都有一定的認識及 理解。陳霆烽先生眼見國家大力推動大灣區發展, 即投身參與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發展的工 作,希望把自己在這十多年來積累的經 驗,與有志往內地發展的香港青年分享,略盡綿力。 朱玲玲女士在2013 年創辦前海立方,致力於海外人才引進以及博士團隊創業孵化服務,秉 承「打造海歸回國第一站」的理念。 至今,服務海歸近4萬名, 幫 助超3000名人才實現創業夢,並在深圳成立三個海外人才來深創業的孵化器,為祖國引進更多的海歸精英,助力實現中國夢。 林恒一先生在 2015 年博士畢業後,在深圳前海開設了研發 (R&D) 為主的凝方 科技有限公司,帶領團隊研究物聯網的應用及開發人工智能為基礎的大數據雲 端平台,成為了內地與香港傳媒、大學及各機構時常採訪及邀請分享的對象。同時,林恒一先生亦獲邀參與社區不同的服侍工作,包括擔任數間中學、小學、 幼稚園及幼兒園的校董,希望能夠運用自己在學術界的知識及工商界管理的經 驗,為學校獻策,支持校董會在學校的行政管理及學術方面的提昇。 劉俊延先生一直致力於義務工作,服務 社會。他在本年度國際演講會重慶峰會 上獲選為南中國總監,並破紀錄成為國 際演講會最年輕南中國區領導層,並為 首名香港三十五歲以下青年出任此國際 性機構要職。劉俊延先生多年來一直致力推動青少年 發展。過去數年在香港不同中 學支持國際演講會青年領袖 計 劃 (Toastmasters Youth Leadership Program),訓練中學 生的溝通技巧及領導才能,同時培 養他們對公開演講興趣。在大學方 面,香港各間大學均設有演講會, 每年更舉辦聯校活動,促進青年交流,及為社會培育人材。 龍允生先生自 2009 年學生時期起 , 已積極統 籌組織兩岸四地的大型交流活動 , 致力 為兩岸四地的⻘年交流、和平統一作出 貢獻。龍允生先生除了青年交流, 本人亦致力推動內地扶貧助學工作。自2013 年加入韶關市青年聯合會後一直推動香港各界青年在韶關市的慈善活動, 如興建教學樓、捐助醫療車、勤苦學生獎學金等。除韶關外,本人亦在廣東省各省市, 如清遠、中山、東莞等地, 以至甘肅省, 也推動香港學生義教專案,熱心公益。 麥成灝先生小積極參與服務回饋社會,除了擔任政府委任的青年事務委員會及其他公職之外,更與志同道合的青少年創立多個青年團體,凝聚各方力量,一同貢獻社會。在學時期,本人參與組織香港傑出學生會,以凝聚每年於地區傑出學生選舉的優勝者,並組織傑生參與社區服務。近年更與一班同樣為90 後的青年人成立香港青賢智匯,聚焦推廣青年認識大灣區。運用擔任珠海青聯港區委員身份的便利,促成青賢智匯與珠海青聯及澳門青聯簽定合作備忘錄,並於七月份在珠海共同掛牌首批10 個“珠港澳青年文創實踐基地”,希望能為三地青年提供一個更好的平台走進大灣區開創事業,也能為大灣區的文創發展出一分力。 謝海發先生於2017 年創立港澳深圳市僑聯青年委員會並擔任主席一職,主要負責組織和團結港澳青年,加强他們與深圳和内地其他省市的聯系。其中有不少會員是很少或從未踏觸過内地,爲了令他們更容易接受内地文化,剛開始的時候,謝海發先生選擇了用運動為切入點,成立了籃球隊,與深圳的團體,商業機構及政府部門作運動交流;後來慢慢加入一些商業探訪和團體交流。今年開始,該委員會更成立了足球隊和義工隊,希望透過多方面的交流,加强港澳青年對内地的認識。 鄭寬女士是四維時代聯合創始人,中德(珠海)人工智慧研究院國際合作總監。2014 年底回國創立四維時代科技,該企業為國內三維數位化領域的開創性企業 企業目前估值近10 億元。鄭寬女士更是珠海市女企業家協會副理事長、珠海市婦女代表、珠海市人大代表、2017 廣東省優秀女企業家榮譽稱號、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設計與藝術學院客座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