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看中华时报 ·微博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走进大陆 > 社会视点
 
河北陶菊:“公司+农户”为精准扶贫提质增效
时间:2018/8/7 19:07:01      来源:中华 时报     作者:毕玉婷

【中华时报/中华新闻通讯社讯】(通讯员 毕玉婷 发自邢台) 一下、两下、三下……锄头触碰泥土的声音、杂草断裂的声音夹杂着农民的说笑声弥漫在田野里。清晨,伴着露水,村民们在田间地头紧张有序地忙碌着,锄草、打尖儿、施肥…… 仲夏时节,这是笔者在堤村乡孔寨村陶菊农业科技公司的种植基地看到的场景。

       2016年,河北陶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在孔寨村试种菊花,这个贫困村因为陶菊企业的到来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富民产业。“菊花既怕水,又怕涝,孔寨村属于沙壤土,不易积水,特别适合种菊花。”该公司从事菊花种植20多年的农技师高秋波说。

       试种成功后,开始大面积推广,建立多个菊花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2000多亩,又因地制宜发展相关产业,研发菊花系列化妆品、菊花片剂、菊花固体饮料、菊花液体饮料等产品。种植的菊花包含药菊、茶菊、菜菊、观赏菊、工业用菊五大品类共2000余种,菊花苗、菊花茶等产品远销内蒙、安徽、广东等地,供不应求。

       企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推手。在企业的带领下,村子逐渐富起来了,村民腰包也鼓起来了。该公司采用“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农户把自己的土地流转给公司,每年每亩可以拿到400-800元的租金,公司进行统一种植、管理、生产、销售,农户还可以给公司打工,每天又能挣50-100元。另外农户也可以入股企业分得红利,菊花每年亩产量200-500斤,产值4000-5000元,农户可以分得30%的红利。

       孔寨村贫困户卢占刚把自己的2亩土地流转给公司,每年租金收入800元;他还在菊花种植基地打工,每月又有1500元左右的收入,一年下来,收入近两万元。“这在原来是想都不敢想的,现在居然变成现实了。家里收入多了,生活也好了。去年,俺家新买了一辆电动三轮车!出门方便多了!” 卢占刚激动地说。

       截至目前,该公司在堤村乡孔寨村有菊花等中药材种植基地500亩,堤村乡刘酒务村400亩,苏家营镇团城村200亩,西郭城镇小韩寨村100亩;另外在观寨乡进头营村,观寨乡张起营村,闫疃镇柴城村进行试点种植,向周边辐射20多个贫困村,带动贫困人口就业200人,人均年增收5000余元。

       “种植菊花投入小、见效快,是脱贫致富的好产业。”河北陶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范英华说,“今后我们将建设集菊花种植、加工、科研、药用成分萃取、观光采摘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积极探索菊花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

 


责任编辑:蒋跃生
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河北陶菊:“公司+农户”为精准扶
2 河北巨鹿县:企企“联合”农户“受
3 河北巨鹿县审批局推行“综合受理”
4 内蒙古准格尔煤田农村信用联社党委
5 宋代江西进士的全景观照
6 住建部:楼市调控不力 
7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打击公用企业限
8 内蒙古纪委书记刘奇凡:打好净化基
9 江西玉山徐孝方中国画作品被列入中
10 市民营企业家协会组织部分企业家到
中华新闻通讯社联繫电话: (大陆)18903072514 (香港)+852-56648468 投稿邮箱: nsj168@yeah.net  业务与投诉邮箱:869049425@qq.com
粤ICP备17054268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