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举措精度 责任落实硬度 合力攻坚强度 ---四川省通江县青浴乡驻村工作开展实施五个100% 【中华时报/记者闫泽 通讯员(驻村工作队/青浴乡)龚景阳 赵晓东报道】 今年以来,四川省通江县青浴乡始终将精准扶贫工作作为重大政治问题、重大发展问题、重大民生问题作为青浴乡工作大局和中心工作。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驻村工作,把攻坚举措精度、责任落实强度、合力攻坚高度进行全面提升。 
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青浴乡脱贫攻坚战区指挥长邹志善每周两次到乡明查暗访督促、指导脱贫攻坚工作及驻村工作队工作,形成了驻村工作队以“心”住村,用“情”驻村的帮扶氛围。一是驻村工作队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的时间和节点,深入摸排对标补短,核实“一卡通”,建设“五园经济”,壮大发展集体经济,督促加快项目工程建设进度,切实充当好督导员、服务员和联系员。二是加强为民办实事的力度,多渠道措筹资金,加紧敦促项目清场行动,对标问题导向,逐一整改,逐一落实。三是协助村“两委”传递自力更生、争先脱贫的正能量,当好“润滑剂”和“助推器”,及时化解矛盾,维护地区和谐稳定。截止目前,10个驻村工作队已覆盖走访全乡2000余户,梳理惠农惠民“一卡通”自查整改问题8个,对标补短17个,脱贫攻坚类问题清单115个(及时梳理化解86个),社会民生类问题11个,全乡驻村工作实现五个100%。 
群众大会100%。驻村工作队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服从组织安排,以等不得的使命感、拖不得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踏踏实实干工作,召开驻村工作群众大会,召集65个村民小组会,宣讲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市委、县委相关会议精神和以及脱贫攻坚、惠民惠农、法律法规等内容,群众参与100%。 
群众知晓100%。驻村工作队通过走村入户了解生产生活、产业发展、家庭收入情况,召开院坝会,宣传国家扶贫政策、解答群众疑惑、讨论解决群众关心问题,利用村组会议、党员会议等多种方式和形式,培训和讲解扶贫、惠民、法律法规、科学生产技术等,加强了群众对脱贫政策知晓度,提升了群众满意度,群众知晓率100%。 
后勤保障100%。针对帮扶村较偏远、村民居住分散、村上没有床、无伙食保障等问题,乡党委政府为驻村工作提供坚强的后勤保障,迅速配送了床被、餐具、电器等生活必需品,驻村工作条件大为改善,有效提升了工作积极性和效率,使帮扶干部扑下身、扎下根、真扶贫、扶真贫,做到后勤保障100%。 
驻村工作开展100%。据悉,全乡驻村工作队迅速转变角色,会同村社干部和群众一起克服困难,真抓实干,勇于改革,锐意进取。驻玉坪寨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通力协作,与村民顶烈日战酷暑,不分白日昼夜,组织零工50个,在玉坪寨村3600余亩的产业园内,驻村工作队已战斗整整一周,为村民卖芝麻壳、提供馒头200余个,荷香正气水10余盒,确保全县农民增收和返乡创业现场会圆满成功。 
驻姜家坝村工作队建立健全例会制度、 纪律制度、请假制度、工作制度。广泛收集群众“微心愿”,增加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开启基层党员带头示范驱动,协助返乡创业农民工发展肉兔养殖2000余只,协调市县乡三级保障,助力天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枳壳烘干厂房3000多平米,初步形成初加工和代加工生产线,有效节约了劳动成本,贫困户人均增收1200元左右。 
驻张家坡村工作队积极协调工程队备沙石材料560余方,组织工匠三批次共165人次,实施危旧房改造65户,硬化村道路至村委会的道路300余米。 驻邢家坪村工作队帮助2个养猪场销售黑猪102头,协调村阵地建设资金37万元。 
入户摸排对标补短100%。通过入户摸排的问题,对标补短加快推进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建设,保障农村居民享有国家改革红利,对标补短抓好乡村治理,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引导群众争当遵纪守法的老实人、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对标补短贫困户“一超六有”、贫困村“一低五有”和非贫困村全覆盖危旧房改造,发展“五园经济”,壮大集体经济,提升知晓度和社会满意度,对标补短达100%。 
青浴乡党委政府拓展思路,跳过青浴看青浴,千方百计对标补短加快推进种养殖业建设,依托道地中药材、枳壳、青浴猪、青花椒等特色产业,建好“五园经济”,持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对标补短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土地增减挂钩、安全饮水、打通“断头路”、解决“瓶颈路”,实现村组道路畅通,完善群众产业发展“致富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