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过失败的滋味 知道没钱的苦恼
--四川省通江县长坪乡党委政府深入大山里关心返乡创业养牛人
【中华时报/记者闫泽 通讯员(长坪乡)杨茂报道】7月26日,四川省通江县长坪乡党委书记杜若愚、党委副书记龚雪萍、带领乡政府有关负责人及乡农业站技术员,一同来到大山深处通江县长坪乡小蕨坪村村民43岁的李晓玉组建的通江县阳光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一间间牛舍整齐排列,圈前舍后干净整洁,一头头牛儿膘肥体壮。
“养牛成功在于懂市场、懂技术、懂疾病防控”小蕨坪村返乡创业人员李晓玉脸上满是成功的喜悦。在外闯荡十多年之后,2008年李晓玉回到小蕨坪村,开始创业办养猪场,从小有盈利到最后亏损。不得已转行养牛,2014年9月11日山洪暴发,冲毁牛舍,损失惨重。他没有沉沦,痛定思痛,重新振作,积极与长坪乡畜牧兽医站联系,重新修建养牛场。长坪乡畜牧兽医站积极伸出援手,联系县畜牧局专家规划、选址,提供技术帮助。鼓励他自信自立,积极投身发展走出困境。43岁的李晓玉他用灵活的头脑、科学的养殖技术,成为当地有名的肉牛养殖专业户。
“多亏了长坪乡党委政府及乡畜牧站几位同志,他们从牛舍选址、规划到最后修建,乃至购买牛只,跑前跑后从没有叫一声苦,”李晓玉动情地说。通过他一家人的辛苦,2016年达到了存栏母牛46头,年收入达8万元,终于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我尝过失败的滋味,也知道没钱的苦恼,我有了一点成功不能忘了乡亲,要为家乡的脱贫攻坚做一些贡献”2017年,在长坪乡党委、政府和及乡畜牧部门的支持下,李晓玉的成立了通江县阳光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基地辐射带动,发展的关键是资金。在长坪乡政府及村社干部大力帮助下,李晓玉向信用社申请贷款50000元,争取入股50000元,购买种公牛1头,母牛18头,加上以前剩余的8头。养牛场终于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