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时报/中华新闻通讯社记者肖爱萍】 )2018年7月24日,江西省上饶市建设局、环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该市按照“科学规划、整体推进、市场运作、部门指导”的原则,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策应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为保障项目顺利实施,由市建设局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委农工部(新村办)、市环保局、市国土局、市水利局(河长办)、市城乡规划局,各县(市、区)政府建立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联席会议,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建设局,明确各县(市、区)政府、各乡镇政府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明确一名县级领导具体负责,召开专题会议,动员部署,开展工作。 上饶市北控水务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全市乡镇污水处理厂站投融资建设,各县(市、区)政府应同期完成配套管网建设。配套管网及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方面,各地可采取整合财政资金直接投资建设或其他市场化运作模式实施,水务公司应给予技术支持。各县(市、区)政府应积极向国家、省级争取环境保护、环境治理、生态补偿等各类专项奖补资金,扩大资金来源,也可试行推广农村污水治理政府购买服务,实行“城乡一体化”模式,保障项目全面推进。 各县(市、区)政府应落实“放管服”有关要求,牵头建立联席审批机制,集中办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所需各类证照,统筹各类前期工作费用,依法减免相关规费,无偿提供项目厂站和管网所需的土地;各乡镇应建立主要领导负责制,做到不等不靠,主动作为,加速做好选址、征地、拆迁、“三通一平”等前期工作,做好项目建设、实施、运营的各项协调工作;规划、国土部门应主动配合各乡镇、水务公司做好项目选址工作。 结合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安排部署,用三年时间,实施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重点突出环鄱阳湖周边乡镇,并逐步向秀美乡村建设点、传统村落、景区景点村庄和环湖、沿河等敏感区域的村庄延伸;到2020年,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0%,敏感地区污水处理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逐步实现污水治理城乡一体化格局,率先实现乡镇污水治理全覆盖。 2018年,加快已建成的乡镇污水处理厂站的管网配套建设,并确保正常运营;加快鄱阳县、余干县、三清山、横峰县、弋阳县、德兴市等县(市)新(续)建乡镇污水处理站及配套管网工程建设;确保我市环鄱阳湖沿线的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开工。 2019年,全市所有乡镇所在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开工;全市秀美乡村建设点、传统村落、景区景点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面实施;环湖、沿河敏感区域村庄启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2020年,完成全市所有乡镇污水处理设施的投资建设,完成污水管网建设与连通,实现“厂网一体”污水治理有效运转。全市秀美乡村建设点、传统村落、景区景点村庄和环湖、沿河等敏感区域村庄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 目前全市已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11座,建成日处理能力32.5万吨(不含婺源城区污水处理厂),其中,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1座,日处理12万吨,县级生活污水处理厂10座,日处理污水总规模为20.5万吨。 11座行生活污水处理厂,全部按要求进行环评审批,中心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2014年底完成异地扩建,日处理能力12万吨,按一级A排放标准设计建设,目前运行正常,出口水质达标排放,其他10个县级生活污水处理厂按一级B排放标准设计建设。根据省政府统一要求,我市鄱阳、余干、万年县污水处理厂2018年初完成了一级A排放标准改造,现已投入运行。全市所有生活污水处理厂出口全部安装了在线监控设施并与环保联网,实现数据实时上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