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马拉通加部长接受亚太聚焦、中华时报和《锡兰华文报》记者联合采访。本报记者李良摄
本报讯:斯中共建“一带一路”正为两国旅游合作搭建一个潜力巨大的合作平台,并为进一步深化两国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发挥更加积极作用。斯里兰卡旅游部长阿马拉通加对记者说。
日前,阿马拉通加在首都科伦坡旅游部驻地接受了亚太聚焦网、《锡兰华文报》和中华时报记者的联合采访,对中斯共建“一带一路”特别是两国大项目以及旅游领域合作取得的积极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图为斯里兰卡著名的佛教历史遗迹无畏山寺。
阿马拉通加说,古丝绸之路把斯中两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千年前的东晋高僧法显在斯研习佛学开辟斯中友好的历史,到明朝郑和七下西洋五次驻节斯里兰卡,从65年前两国顶住西方压力签署著名的《米胶协定》,到当前斯中共建“一带一路”,两国传统友好关系经历了历史风云变幻的考验,不断翻开新的历史篇章。 当前,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及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斯中两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面临着重大的合作与发展机遇,两国在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正得到稳步推进。科伦坡港口城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中,这一项目不仅将为斯里兰卡带来8.3万就业机会,吸引更多中国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同时也将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带来新的重要增长平台。 
图为斯里兰卡演员在著名旅游景区佛牙寺前表演传统舞蹈康提舞。
与此同时,斯中汉班托塔港及沿港工业园区合作,以及南部高速延长线项目的建设将对拉动斯里兰卡整个西南部及南部地区经济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另外,中方贷款建设的阿塔纳水厂、中国援建波隆纳鲁沃肾病医院以及中斯友谊村等一批涉及民生项目陆续开工及投入使用,为两国深厚的传统友谊注入新的内涵。 谈到中斯旅游合作,阿马拉通加显示出了极大的兴趣。他表示,斯里兰卡有着灿烂的历史文明,旖旎的热带岛国风光。旅游业是斯里兰卡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斯中旅游合作始终是两国互利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每年超过一亿人次的出境游市场对斯里兰卡具有巨大的吸引力,是推动斯旅游业成为第一创汇产业的最重要市场。 
图为一列老式火车正穿越科伦坡百年老球场。畅打百年老场是当地重要特色旅游线路之一。
阿马拉通加表示,自出任旅游部长三年来,两国旅游合作得到了长足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前来斯里兰卡旅游观光。他本人不久前还率团访华进行旅游推介,取得了积极成果。在接受记者采访前,他刚刚接待了前来斯里兰卡寻求旅游投资合作的山东晶芯科技公司代表团。他希望在接待越来越多中国游客的同时,期待着更多的中国投资者前来斯里兰卡进行投资合作,帮助推动斯里兰卡旅游业的发展。 阿马拉通加同时也指出,当前斯中旅游业合作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瓶颈,包括中文旅游翻译人才短缺,亟待培养更多的翻译人才,当地的旅游软硬设施也迫切需要完善,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未来斯中旅游合作高峰。 谈到中斯媒体在两国互利合作中的作用问题,阿马拉通加说,斯中两国媒体在推动两国友好关系发展中地位特殊,希望两国媒体采写和发布更多客观、真实、全面反映两国互利合作的好新闻,力求避免失实新闻报道,为斯中传统友谊健康发展传递更多正能量。 近年来,在中斯共建“一带一路”大背景下,两国旅游合作得到了加强,赴斯中国游客逐年增加,去年达到了约28万人次,今年预计超过30万。除了两国大项目合作之外,在旅游设施建设方面,中天建筑集团和神州长城公司等大中型民营企业也先后进驻斯里兰卡,一批富有特色的高级宾馆、写字楼项目陆续开工建设,将为来斯旅游的中国及其他国家及地区客人提供更加完善的旅游设施服务。 另有旅游业界人士指出,近年在斯出现了众多中国私人旅行社,在为越来越多中国游客提供地接服务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同斯方在旅游导游与翻译方面的误解与矛盾日显突出。一方面,当地旅游导游、翻译奇缺,一方面中方同行与当地所谓的“饭碗之争”问题呈激化势头,这些问题应引起有关方面重视及切实解决,为两国旅游合作不断深化扫清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