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庄市街道光明村充分挖掘商帮寻根文化,积极培育休闲农游特色,打好“三+”组合拳,实现自治为本、法治为纲、德治为领的“三治融合”模式,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浙江省卫生村”“市民主法治示范村”等三十项荣誉。
网格管理+乡村自治
光明村将党员、村民代表和部分热心群众纳入网格志愿者队伍,形成“三支队伍”网格管理服务格局,示范带动村民参与乡村治理。在光明村和美文化礼堂设立“村民议事站”,村内的大事小情,村民都可以在议事站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目前已经就村史编写、房屋租赁等事宜开展了多次议事,实现还权于民、让民做主。
光明村开辟线上“村民说事”新路径,将网格化管理模式延伸到最基层。网格长把与群众相关的惠民工作成效、便民政策等信息推送下去,让村民及时了解、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实现村民与政府的互动。村干部、网格长定期实施线下处理和上门回访,提升服务效率。
阵地建设+乡村法治
光明村以“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为契机,不断推进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依托农村文化大礼堂,将法治文艺节目、优秀法治电影、法治教育讲座带到群众身边。在村广场、主要道路设立法治宣传栏,与广告公司合作,定期更换宣传内容,以图文并茂的方式,提高观赏性和可读性,扩大宣传效果。
以村司法行政工作室为平台,设立公共法律服务点,农村法律顾问定期值班,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积极发挥法律顾问的专业特长,利用村党员会议、村民代表大会、村民组长会议等,就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权属、婚姻家庭等相关法律问题进行讲解,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合法性,增强法治文化的内在动力。
文化品牌+乡村德治
作为全国文明村,光明村重视身边典型的挖掘。2011年起,以文明家庭为基础,在全村范围内开展“三和四美”文明评选活动。至今,全村有区级以上文明家庭651户,表彰“三和四美”各类先进22个,涌现了一批较有影响的道德典型,村党委书记郑绍琪、村民董亚娟荣获镇海区“十大爱心感动人物”。
每年“光明梨花节”期间,光明村都会举办以“弘扬善文化、传承好家风”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通过“品善”美食节、“观善”微电影、“积善”全家福等活动,促进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志愿者们还会结对陪同空巢老人游园赏花,传递社会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