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看中华时报 ·微博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社会万象 > 教育
 
聚力特色鲜明办学优势 传承创新创业工匠精神
时间:2018/6/14 10:03:08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于永清


    在一所拥有30多年办学历史的大学里如何坚持“三个面向”培养人才(即面向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人才,面向中国2025智能制造培养人才,面向“互联网+”行动计划培养人才。)这个时代话题、如何突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瓶颈、如何提升大学生毕业就业的质量?这不仅是摆在学校领导班子面前的难题,也是全校师生在教育发展从重数量到抓质量的内涵转型浪潮中必须做出的抉择。


20180614_094448_001.jpg


    2017首届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竞赛在江西工程学院举行,江西工程学院选手不负众望,包揽了此项大赛两项桂冠,此大赛举办旨在促进全省各高等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相关的专业发展、课程建设、人才培养,解决工业机器人产业迅猛增长与专业人才严重短缺的矛盾,提升工业机器人系统技术应用人才水平和数量,实现人才的到岗即用,告诉了莘莘学子如何实现“中国2025智能制造”的梦想。


20180614_094448_002.jpg


    继多项科研成果连续四年参展中国科技第一展——深圳高交会后,第一次参展世界互联网第一盛会——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江工育人效应进一步放大。告诉了大学生们如何围绕“互联网+”行动计划实现自己时代的梦想。


    江西工程学院校友孙清焕多次登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和胡润百富榜,多年蝉联中山市首富,2017年跃升江西省首富。他的奋斗史告诉了学弟学妹,只要有创业的梦想,在校努力深造,永不满足现状,不懈努力奋斗,以优秀校友为榜样,完全可以成为产业的巨头。


    这样的例子在江西工程学院还有很多很多,学校领导层认为学校有着独特鲜明办学优势,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创业等方面积累了成功的经验,社会科技应用人才培养具有良好的社会声誉与影响,突出工匠精神教育特色,打造优质创新型应用型教育品牌成为促进学校转型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在服务地方中体现优势,在转型发展中凝练特色。


20180614_094448_005.jpg


    延续:创新血脉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新余,是一块创新的热土,300多年前,明朝著名科学家宋应星创造性地总结了农业和手工业技术,在这里完成了蜚声世界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80多年前,一代伟人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这里写下中国革命的光辉文献《兴国调查》;34年前,江西省政协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教管理研究会理事、江西省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优秀教师杨名权先生在这里奇迹般地创建了江西工程学院。


    立足坚实赣鄱大地,秉承创新优良传统。江西工程学院自1983年建校以来,不断创新发展、大力培育创客,不断创新办学理念,创新办学模式,刷新办学业绩,取得了“非省会城市办大学校,大学校兴小城市,突破区域限制,辐射全中国”的办学业绩,学校“双创”教育工作亮点纷呈:学校跻身2016年中国造富大学百强排行榜;培养了18万优秀的创新型、应用型毕业生,其中有8万名毕业生华丽转身深圳市民。先进的办学理念,科学的教育管理,准确的教育定位,强烈的服务意识,始终贯穿教育教学的每一阶段,“创新”从来就是学校的血脉,一以贯之,从未间断。


20180614_094448_007.jpg


    构筑:高级平台 


    厚重的创新型应用型教育历史为专业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014年学校升本后即着手组建学科团队,开展学术研究;


    2015年开始推进课程改革——新开设校级公选课22门,新增网络公选课17门,制作了120门微课,有36门课程使用慕课教学,建设了21门校级精品课(本科12门),50门校级核心课(本科30门)年教育学省级精品课程立项,立项省级以上课题74项,获得专利授权2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学校获得省级优秀产品奖2项;


    2016年,江西工程学院荣登2016年中国造福大学排名榜第76名;


    2017年江西工程学院科技园获批省级大学科技园、机器人技术应用重点实验室获批市级重点实验室;


    2018年江西工程学院获批新增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2018年,江西工程学院荣登大数据和数字化研究应用大学排名榜,江西24所大学上榜,江西工程学院位居其中;江西工程学院新突破2018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排名,与国家重点大学同榜公布。


20180614_094448_008.jpg

    

   汇聚:人才队伍


    人才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都离不开人才队伍,在综合改革的推进过程中也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长期来的努力,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素质精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形成了一支近百名在行业内有较高知名度的学课带头人队伍,聚集了一批35岁以下具有较好发展潜力的重点培养人才。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学科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突出团队建设。江西工程学院拥有教职工1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665人,生师比为17.71:1。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13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20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1.43%;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253人(其中博士2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8%;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获得国家和省级表彰奖励36人。


20180614_094448_009.jpg


    凝练:培养方向 

 

    培养方向明确。学校人才培养方向创新之处在于大力突出应用型创新型教育特点,着力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实施“六个一”,即开设一个专业,对接一个产业,创办一所研究机构,举办一个企业实体,参加一项全国竞赛,创建一批校企合作基地。做到“五个合”,即专业与产业融合,课程与前沿契合,教学与科研汇合,学院与企业联合,教师授课与学生参赛结合,形成了“教研学做一体化”培养模式。


    学校不断加强专业建设,科学调整专业,本科专业从2014年的5个调增为2018年的23个,专科专业从68个调减为47个;遴选了5个本科重点建设专业和专业负责人;评选了7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经多方论证,重新修订了20个本科专业和37个专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实践教学条件建设,重新规范了校内实验实训体系,将原有的实验实训室按学科、专业划分为22个实验实训中心共136个实验实训室;加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从95个增加到102个(核减了12个,新增了19个);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产学研合作,引入贝沃、博众、经纬等多家企业进校开展全面合作,与洪都集团、宸鸿电子等多家公司深度融合,进行人才培养工作。

 

20180614_094448_010.jpg

    

    提升:培养质量


    近年来,江西工程学院培养人才质量显著提高。2018年3月中旬,从教务处获悉,江西工程学院2018届研究生班100名学生中,近30名学子考研上线,考研上线率为30%,再创历史新高。学校坚持“培养理论基础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技术型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定位,着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20180614_094448_012.jpg


    2017年,学校参加全国、全省大赛屡屡摘金揽银抱铜。参加中国大学第一赛——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优秀组织奖,名列江西高校第九名;参加中国大学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第一赛——数学建模大赛实现历史性突破,获中国本科高校最高层次奖,跃居全省本科高校第一名,受到原省委教育工委书记黄小华称赞;第一次参加全国大数据、云计算大赛,填补江西省空白;组织并参赛中国江西人工智能第一赛——江西省首届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取得最好成绩;参加中国江西大学电子科技第一赛——江西省大学生电子专题设计竞赛、中国江西大学新一代信息技术第一赛——江西省大学生信息技术大赛,创造10余年蝉联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赛事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20180614_094448_014.jpg


    学校常务副校长彭卫东曾指出,江西工程学院之所以被社会誉为“工程师的摇篮,企业家的孵化器”,是因为学校始终以市场为导向,突出科技创新核心地位,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学校以工匠精神的培育作为切入点,围绕职教德育主线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尊重与推崇职业精神,提倡与坚持规范操守,用工匠精神指引学生人生追求的价值取向,培育学生专注坚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素养,培养技艺精湛、具有现代工匠精神的职业人。(于永清)


责任编辑:CNA14
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聚力特色鲜明办学优势 
2 救世济人,中方将向斯提供建设13
3 江西工程学院:让中华传统文化发扬
4 “能为群众健康做点事,我义不容辞
5 浮梁县启动2018年公共机构“节
6 浮梁县举办“点滴资源 
7 慶祝香港回歸21周年[一人一筆一
8 江西玉山投资控股集团上门开展劳动
9 重庆旅游:探寻武隆天坑的神奇(图
10 父亲节来临之际,谨以此诗献给父亲
中华新闻通讯社联繫电话: (大陆)18903072514 (香港)+852-56648468 投稿邮箱: nsj168@yeah.net  业务与投诉邮箱:8690494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