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时报北京6月6日消息(记者冯赣勇)2018年6月6日,来自国内外50多位专家、学者汇聚在北京大学博雅国际宾馆,分享了由人民东方出版传媒东方出版社最新出版的《沙漠清泉—一位中国人眼中的以色列》。作者是在以色列工作四年回国的薛华领教授撰写。 
分享会现场(摄影:冯赣勇) 今天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主办,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医学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承办,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北京市房山区成人教育标准研修中心协办的“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与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新书分享活动”,分别由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医学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军,东方出版社、人民联合书业总经理姚恋主持;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薛华领,以色列特拉维夫Joseph Klafter(约瑟夫•克拉夫特)校长,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医学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国斌等致辞;之后,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医学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王国斌和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执行校长亚润•奥兹,在郑树山、约瑟夫•克拉夫特、奥利弗洛姆、拉安南•瑞因、约阿夫•亨尼斯、阿莫斯•埃拉德、薛华领、龙晓君、李铁军、王德勇等嘉宾见证下签署了合作协议;最后进行了温馨而美好的新书分享活动。 
作品展示(摄影:冯赣勇) 作者薛华领认为,在以色列工作的四年,是他人生旅途中收获丰厚的四年,是了解以色列,了解犹太民族,了解其发展真谛的四年,更是他与犹太朋友结下深厚友谊的四年。虽然作者离开以色列回国,但与以色列人民的深厚友谊还在延续着,还在深化中。 
中外专家学者会晤(摄影:冯赣勇) 追溯犹太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以色列可谓是“文化建国,教育立国,创新强国”的典范。犹太民族经历千年大流散到建国,来自80多个国家的犹太民族,说着不同的语言,秉承同一种文化,用智慧把“沙漠变清泉”,实现了沙漠上的诸多不可能,硬是把上帝赐给的“应许之地”--“流着奶和蜜的地方”,变成欧洲花卉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之一,硬是变为美国的一个重要的菜篮子。 
中外专家共赏新作(摄影:冯赣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有幸曾在美国学习教育管理,在中国驻芬兰大使馆、驻以色列大使馆工作8年,并全面主持使馆教育处工作。现在看来这两个国家恰恰又是在教育领域走在国际前列的国家。一个人的眼界有多宽,他的心胸就有多大。以色列国家和犹太民族的特质文化注入我的人生经历与思考,时至今日仍久久不能释怀。 
郑树山向约瑟夫•克拉夫特赠书(摄影:冯赣勇) 时间的脚步总是一溜儿小跑,而我们伟大的祖国,以前所未有、举世关注的发展速度与规模迈进了新时代。什么是教育发展的中国梦?我理解就是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的迈进。从做大到做强,教育国际必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新时代语境下,作者庆幸经历了驻外使馆工作的8年多,否则,在我国由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的进程中,如何能站到更宽阔的国际视野中思考和解决问题。改革开放四十年,冰火两重天。对于任何问题都可以提出质疑,但对于中国选择的改革开放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这里我把在教育外交战线的点滴感受付诸文字,如能为新时代教育发展贡献思路与参考,作者把在以色列的所见所闻和感触做一些介绍,能提供一些互相借鉴我将不甚荣幸。 
作者薛华领致辞(摄影:冯赣勇) 前来出席新书分享仪式的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校长约瑟夫•克拉夫特(Joseph Klafter)教授代表前来参加新书分享的以色列12位专家、学者指出,作者薛华领能够成为一名出类拔萃的学术型外交官,以及特拉维夫大学的伟大朋友是中华民族和以色列民族共同价值观的体现。在这些价值观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对教育的尊崇。和中华民族一样,以色列民族拥有珍视教育、尊重知识的优良传统。 
约瑟夫•克拉夫特致辞(摄影:冯赣勇) 美国加州教育文化基金会主席司徒.保罗( paul Szeto )博士在为新书作序指出:“在这本新书中,薛华领先生指出,始自古代,“犹太人就是最重视教育的民族之一”。同样,对一代代中国人而言,道德教育是儒家教育的核心。通过我15年前的以色列之行和过去30年间和中国的接触,我发现了两国在教育机构以及各种组织之间的相同之处。读者将会领略到薛华领先生贯穿全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与智慧。” 
王国斌致辞(摄影:冯赣勇)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会长、原教育部党组成员、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书记兼院长郑树山先生在为新书作序指出:“薛华领写的这本《沙漠清泉—一位中国人眼中的以色列》,以真诚、友好、朴实的笔触,让我们看到了以色列在教育文化、科技经济、风土人情,尤其是科技创新等诸方面的“友邦故事”,看到了这样一个以犹太人为主体的国度如何以他们顽强和自信在创建自己的国家,并努力走向强国的民族精神和意志,这是一个外交官的故事,也是两国人民友好的故事。 
签约仪式(摄影:冯赣勇) 前来出席新书分享仪式的特拉维夫大学校长顾问,亚洲事务部主任奥利.弗洛默(Ms. Orly Fromer)评价说:“薛华领对中国和以色列文化间细微之处的深刻洞察使他成为一名优秀的外交家。作为中国驻以色列的学术外交官员,他为我们的国家和特拉维夫大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们一起扩大了特拉维夫大学在中国的影响力,在中东和远东地区、学术和工业,以及两个同样致力于学术发展、研究交流、技术革新的国家之间搭建起了沟通的桥梁。他的著作在为读者真实地呈现以色列文化和社会的同时,也向读者展示了外交生活令人着迷的一面。用我们以色列的话说就是,Kol Hakavod!(棒极了!) 
与会者合影(摄影:冯赣勇) 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包括以色列在内的中东国家发展带来更多机遇。中华民族和犹太民族都是世界供认的优秀民族,作者希望两国将互为借鉴,友谊是成功的基础、是桥梁,更是血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