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新聞通訊社)發自北京(2018年5月3日):邵逸夫基金會向北京大學捐贈儀式暨逸夫樓命名儀式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行。邵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宣佈捐資5億元,設立北京大學邵逸夫教育基金,支持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前沿研究機構的建設和發展,彙聚全球頂尖學者,開展前沿尖端科學研究,解決重大生命科學問題,增進人類福祉,助力北大跨步邁向世界一流大學前列。教育部部長陳寶生,港澳臺辦主任劉錦、副主任田露露,邵逸夫基金會主席陳偉文、特別顧問翁以登、理事蔡梅芝、李潔儀、財務總裁Jeremiah Rajakulendran,與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教育基金會理事長郝平、生命科學學院院長吳虹、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主任謝曉亮、教育基金會秘書長李宇甯、國際合作部副部長王勇、教育基金會副秘書長耿姝等共同出席。北京大學副校長、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王博主持儀式。 郝平書記對邵逸夫先生和邵逸夫基金會長期以來為北大發展所做出的重大貢獻表示衷心感謝。他指出,習總書記日前上午到北京大學考察,就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培養民族復興時代新人提出了殷切希望。習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為北京大學開啟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發展新征程指明了方向。郝書記表示,跨越雙甲子的北京大學,正處於高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希望在邵逸夫基金會的支持下,北京大學師生同舟共濟、腳踏實地、奮發有為,為人類健康和福祉、為世界未來的發展進步做出重要的、具有突破性的貢獻。 陳偉文主席表示,北大在生命科學研究領域一直走在國際前沿,結合不同學科的智慧,融會貫通,為重大生物醫學議題做出巨大貢獻。他感激北大給予邵氏基金會機會去支持前沿生命科學,為學者及其研究略盡綿力,為人類帶來更好的生活素質。陳主席對北大科研人員為增進人類福祉而不懈奮鬥表示讚賞,更對未來充滿信心。 吳虹院長表示,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是國內綜合實力最強的生命科學研究與教育機構、國家科研和教育體制改革創新的陣地。邵逸夫基金會的捐資對於學院廣募英才、組建有競爭力的團隊、支持原始創新性研究將產生深遠影響,助力學院砥礪前行,再創輝煌。 謝曉亮教授回顧了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的成立緣起和願景,介紹了中心近年來獲得的重要突破和成果。他感謝邵逸夫基金會的資金支援。這將為前沿科學研究的開展提供強大助力,開展人類基因圖譜計畫,帶來生物醫學的嶄新突破,貢獻於整個人類社會。 
在陳寶生部長等領導和嘉賓的見證下,陳偉文主席與郝平書記共同簽署捐贈協定,並遞贈支票。郝平書記代表北京大學向邵逸夫基金會頒授北京大學傑出教育貢獻獎,吳虹院長和謝曉亮教授分別贈送紀念品。

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吳虹院長送紀念品予邵逸夫基金會主席陳偉文先生 陳寶生部長、陳偉文主席與郝平書記共同啟動水晶球,北京大學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大樓命名為“逸夫樓”,以感謝邵逸夫基金會捐資興學的善舉。未來在雙方已認同的時間內,雙方還將共同建設北京大學逸夫生命科學研究院,研究院所在地也將被命名為逸夫生命科學園。 享譽全球的香港愛國實業家、慈善家邵逸夫先生一生以慈善為懷,慷慨支持祖國的教育和科學事業發展,捐贈足跡遍佈神州大地,堪為華人慈善家的典範,為世人所敬仰。邵逸夫先生的善心義舉也惠及北京大學,長期以來為北京大學的人才培養和教學科研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邵逸夫先生就慷慨捐資支持北京大學的發展,興建北京大學理科樓群。作為一個集教學、科研於一體的現代化建築群,理科樓群的建設極大地提升了北大當時的辦學條件,改善了師生的教學環境,為北大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提供了強有力的物質保障。
(中)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左五)北京大學黨委書記、教育基金會理事長郝平、(右六)邵逸夫基金會主席陳偉文,聯同其他嘉賓大合照 在北大120周年校慶之際,邵逸夫基金會此次捐資將永久性設立生物動態光學成像中心逸夫創新基金,支持人類細胞圖譜計畫的開展;同時永久性設立生命科學學院逸夫發展基金,幫助學員延攬頂尖人才,為創新人才提供科研啟動資金,支援科研攻關聯合體合力解決原創性重大科學問題,實現生命科學學院的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