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铁票价今年六月再加价3.14%,与为期半年的八达通九七折优惠抵销后,凭八达通搭车的乘客,实际支付票价于今年内维持不变,加价延迟到明年开始。若以家住新界西北、乘搭港铁过海到中环返工的上班族为例,每程要多付八毫。港铁主席马时亨昨日形容,票价加幅合理,但议员及市民不满港铁“一边赚大钱,一边加到尽”,呼吁豁免去年冻结追加的1.49%。
政府统计处昨日公布运输业名义工资指数按年变动为+2.8%,连同去年12月录得的1.7%通胀率,代入“可加可减机制”的方程式,得出2.25%,加上去年转拨的1.49%加幅,再减去港铁公司承诺特别调减的0.6%,便得出2018/19年度的票价加幅为3.14%。
港铁主席马时亨昨日下午会见传媒时表示,今年下半年提供八达通3%优惠,令使用八达通的乘客于2018年票价没有调整,18个月内维持不变,对市民而言是合理消息。他以中环站前往铜锣湾站为例,现时票价5.3元,加价后为5.5元,扣除3%优惠后,八达通实际车费仍是5.3元,加上明年政府将推出交通津贴,市民交通费负担可望减少。
八达通仍有半年九七折
对于港铁公司坐拥巨额盈余,是否仍需加价,马时亨称,港铁每年派发的股息有75%拨入库房,小股东只收取25%,公司需要有合理利润拓展业务,以及购买新车、维修和更换旧设施等。他称优惠已经与利润挂鈎,每年以数亿元计,长者二元乘车优惠部分金额亦是由港铁支付,而去年赚的168亿元中,有60多亿元是物业重估,属“帐面数”,实赚约100亿元。
港铁发言人表示,公司在2018年下半年透过八达通提供3%车费回赠优惠,八达通乘客“很可能”在2018年不会有实际的车费上调;港铁现时正计算个别车程票价的变化,完成所需程序后,稍后会正式公布新票价。
议员倡增盈利扣减元素
各党派立法会议员均不接受3.14%的加幅。民建联刘国勋指出,今次加幅令市民觉得港铁玩“数字游戏”,“一边赚大钱,一边加到尽”,建议仿效政府还富于民,将97折优惠延长至全年。实政圆桌田北辰认为,港铁录得高达168亿元盈余,仍加价3.14%,予人观感不好,应豁免去年1.5%加幅,只加1.64%,低于1.7%通胀率,才可能“勉强收货”。工联会陆颂雄建议,在港铁票价方程式加入“盈利扣减”元素,以港铁每年税前盈利变化幅度,乘以本地车务占港铁业务比例(40%),加入在原方程式内作为扣减,并设立“票价稳定基金”。
港铁对上一次加价是2016年6月,政府与港铁于2017年3月完成票价调整机制新一轮检讨,方程式维持不变,生产力因素降至0%,但港铁在方程式以外再减0.6个百分点,由于得出结果为1.49%,变动少于1.5%,根据机制新安排,2017/18年度票价维持不变,1.49%加幅拨到今年一并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