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时报、中华新闻通讯社记者邱保华/通讯员:何长青)3月22日,记者走进湖北省沙洋县纪山镇郭店村,一排排徽派小楼如江南水墨画般呈现眼前。房前屋后种植的樟树、桂花树、红叶石楠,在春光中格外亮丽。文化广场、医务室、超市、礼堂、健身器材等一应俱全,俨然是个城市新社区。
“我做梦都没想到这辈子还能住上这么好的独栋别墅,生活跟城里富人一样。”今年68岁的郭店村村民郭保俊对记者说,他家只出了5.5万元,两层新居150多平方米,底层还附带小院。郭保俊一家有五口人,以前主要靠种着7.7亩地来维持生计,辛辛苦苦忙活一年,纯收入只2000多元。2014年3月,郭保俊将7.7亩地,以每亩每年1000元的价格流转给湖北水云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儿子和儿媳到荆门做钢材生意,他们两老到水云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打工,每人每月1600元。算下来,光租金和两老工资一年也有46000多元。 “郭店村目前已形成‘农户全搬迁、土地全流转、农民全就业’的发展新格局。”郭店村村支书谢莫国介绍,郭店村采取市场运作模式,实施迁村腾地,腾出来的宅基地折算部分新居投入,所以村民能用较小成本住上小别墅。目前,全村7400亩土地以每年1000元/亩流转费,全部流转给湖北水云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全村410户农户已全部搬迁入住新居。 “要大力倡导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着力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有力推动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融合发展。”沙洋县委书记揭建平说,农业大县沙洋要结合实际,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认真践行“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补齐乡村短板,助推转型升级,开启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新征程,建设美好乡村,发展美丽农业,打造农民幸福生活。 余守武是纪山镇郭店村人。2014年他响应沙洋县生态林建设号召,回家乡办起了湖北水云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规划投资5亿元,整体流转土地6000亩,建成占地1万亩为中心的种植产业园及旅游观光园。目前已投资5000多万元建设完成水产养殖基地、莲藕种植采摘池、花卉苗木观光园3000亩。为200多名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 “樱花部落”景区位于沙洋县曾集镇雷都村,为雷都村在外成功人士徐全心回乡投资建设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园区,始建于2014年,已投资2500万。园区占地面积500余亩,院内拥有樱花品种20余种,定植樱花树15000余株。既有异国的珍贵品种,也有我国的特色樱花。尤其是长1.5公里定植东京樱花(染井吉野)600余株组成的樱花夹道景观,仅次于日本北海道静内町的“二十间道路”,属国内目前最长的樱花夹道景观,极尽壮观与浪漫,具有极高的科研和观赏价值。 景区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在这里,不仅可以“赏花、玩水、祈福纳吉”,还可以“垂钓、采摘、返璞归真”,满足游客“赏、游、娱、购、食、住”的全方位需求。 2016年3月中旬开园以来,“樱花部落”在樱花盛开的季节,每天旅游参观人数达2000多人次,双休日每天游客人数达1万多人次,平均每天门票收入5万元左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定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业供给质量,推进产业融合发展,提高产业整体效益。”沙洋县县长刘克雄说。 沙洋县东接汉水,南滨长湖,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近年来,该县立足自身特点,按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坚持不懈把水稻鱼虾共生作为生态高效农业的支柱产业、创汇产业、富民产业来抓。目前该县龙虾产业已形成集苗种繁育、健康养殖、冷链物流、餐饮服务、加工出口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的新格局。目前,全县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到25.3万亩,实现产量3.2万吨,占水产品总产量19.2万吨的16.5%,居全国第四位。年加工小龙虾3万余吨,出口创汇6000万美元。 中国油菜花海小镇位于中国农谷·荆沙“四化同步”示范带五洋路生态农业走廊,规划建设“三基地一中心”(即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湖北田园综合体实验基地、江汉平原农业旅游集散中心),核心区位于沙洋县五里铺镇赵集村、刘集村、陈池村,曾集镇张池村等地,面积约3平方公里。规划发展多种形式的农家乐,建设洪森稻香中心广场、有机水稻公园、花木瓜果种植区、生态农业植物科普展示观光园、农耕文化展示馆,完善道路、供电、供水、停车场、观景台、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 目前园区已基本形成粮、渔结合和种、养结合等复合生态高效生产模式,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智能农业。园区现已建成占地5000平方米的育苗工厂和数字农业控制中心,基地采用智能排灌系统及自动化网络监控系统,基本实现了数字化管理。 中国农谷湖北楚郡十里花木城是湖北省最大的花卉苗木集散中心和最具辐射力、影响力的综合性花卉苗木交易市场。由四期规划建设,预计总投资20亿元。花木城采取“林农+基地+市场”的模式运作,吸引浙江、江苏、安徽、湖南、江西、重庆等地800多家花卉苗木经销商前来投资,初步实现“买全国、卖全国”的预期目标,年销售额达到30余亿元。 3月22日,记者来到沙洋县五里铺镇刘集村的蛋鸡生态环保产业园看到,一期工程70万只蛋鸡生态环保产业园已经正式投入生产,鸡舍为4层层叠式结构,自动喂料,自动饮水,自动控温、控湿,自动捡蛋,自动传粪。传出的粪便运送到粪便收集处理中心,经密封发酵罐生物发酵处理后成为有机肥料,用于特色农业产业园,实现了粪不落地、粪不外露、生态环保。 
千万只蛋鸡生态环保产业园项目由沙洋天佑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和荆门市仙羽禽业有限公 司共同打造,计划总投资30亿元,分3期进行建设,建设期5年。项目全部建成后,将形成1000万只蛋鸡养殖、1000万只蛋鸡加工的生产规模,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并带动5000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30亿元蛋鸡场
“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沙洋县委副书记陈威介绍,沙洋县着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禁养区内规模养殖场全部搬迁,关闭了20家规模养殖场;限养区内规模养殖场逐步改造达标。沙洋县在适养区建设千万只蛋鸡生态环保产业园,打造集标准化、集约化、智能化养殖、屠宰深加工、蛋品交易加工、有机肥生产等于一体的家禽全产业链,着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