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中国农村发展论坛暨“新乡贤与农村发展新动能”全国研讨会24日在广东丰顺县举行,来自全国的顶尖“三农”专家聚首,探索新乡贤与乡村治理机制。国家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指出,目前存在乡村公共设施服务、农村区域内部的发展、城乡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的收入状况等“三个不平衡”,凸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紧迫性。而在“革命老区”丰顺县,超80%的社会投资来自新乡贤群体,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兴力量。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关键
“目前中国农业发展仍不充分,还有37%的农业劳动力创造不到9%的农业GDP。”宋洪远指,“近年来城乡差距虽然缩小了,但‘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这个比喻还是成立的。此外,农村区域内部的发展不平衡,如东部地区出现了亿元村甚至百亿、千亿元村。”他透露,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科学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清除阻碍要素下乡各种障碍。
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姜长云强调,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通过激发乡贤为家乡奉献的情怀,引导适宜的人才、资金、要素流向农村,新乡贤将成为“乡村振兴”的引领者。
三大群体为“新乡贤”主力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刘奇认为,拥有丰富社会资源的退休干部职工、有着优秀家训家教和家风的名门望族的后代、有着强大的经济实力的新富阶层,此三大群体是培育“新乡贤”的主力,将使“乡村振兴”产生新活力与新动能。
丰顺县委书记曾永祥表示,作为欠发达地区,丰顺县多年来鼓励乡贤支持,社会资本的投资中80%以上来自新乡贤。“新乡贤还发挥智慧才能和人脉关系,参与全县的整体谋划、项目实施,在推动当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起到了重要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