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看中华时报 ·微博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走进大陆 > 各地新闻
 
海南省民族研究所赴东方开展黎族哈方言和杞方言文身文化调研
时间:2017/10/1 23:20:27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容炜俊

    【中华时报/中华新闻通讯社讯】(容炜俊)为推进“黎族文身数据库建设”项目进度,在前阶段黎族文身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海南省民族研究所黎族文身哈方言调研小组和杞方言文身调研小组汇聚东方市,深入黎族村寨开展哈方言和杞方言文身文化调研。

    91924日,海南省民族研究所黎族文身杞方言调研小组由黄友贤副所长带队,黎族文身哈方言调研小组由信息资料研究室主任容炜俊带队,历史文化研究室主任谭爱萍,社会经济发展研究室主任曾海旋,以及科研业务骨干李卫良、符仪欣、丁丁、张伟等一行8人,在东方市民宗委的支持下,深入边远的黎族哈方言和杞方言村寨,开展黎族文身文化调研工作。

    黎族分哈、杞、润、赛和美孚五大方言,各方言的文身图形各不相同,此次调研,采集黎族哈方言和杞方言文身图形,比较和研究不同方言聚居区的个体特征与整体趋同,也能更好的理解文身产生及发展的功能作用。并且通过黎族文身图形的象征意义去探寻黎锦图案和相关民俗用具的装饰特征,分析文身符号对于黎锦等民族工艺的装饰性、审美性的影响,以及黎族对图腾的信仰。

    通过黎族文身社会调查,在研究黎族文身文化的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是不能够被忽视的,那就是其社会性价值的分析。通过对于图腾崇拜、婚姻标志、求吉避邪等功能的分析及在生产工具、装饰性中的积极影响,能够归纳出海南黎族文身的审美价值,也更充分说明及验证了其客观存在的社会性价值。

    海南省民族研究所副所长黄友贤副研究员指出,黎族文身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对黎族的地域环境、黎族文身的起源与发展变迁,及其图形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文身这一特殊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存留下来,必然和其所在的地域环境、原始宗教等有着密切的关系;黎族文身的社会性主要表现在,文身的社会功能,如区分族群、图腾崇拜、婚姻标志等;文身图形所具有的美学意义和审美价值;以及黎族文身对原始图腾信仰、原始艺术等方面的研究具有的重要价值。

责任编辑:荣耀
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APEC—ASEAN领导人非正式
2 第25届APEC领导人会议正式开
3 宋楚瑜与习近平没互动
4 APEC经济体领导人与工商咨询理
5 习近平与特朗普PK亚太峰会
6 普京和特朗普握手互致问候
7 陈大光主持召开APEC—ASEA
8 第十二届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
9 首届大别山茶花节暨精准扶贫研讨会
10 美国总统特朗普:不再被占便宜
中华新闻通讯社联繫电话: (大陆)18903072514 (香港)+852-56648468 投稿邮箱: nsj168@yeah.net  业务与投诉邮箱:8690494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