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时报/中华新闻通讯社讯】(容炜俊)为推进“黎族文身数据库建设”项目进度,在前阶段黎族文身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海南省民族研究所黎族文身哈方言调研小组和杞方言文身调研小组汇聚东方市,深入黎族村寨开展哈方言和杞方言文身文化调研。
9月19日至24日,海南省民族研究所黎族文身杞方言调研小组由黄友贤副所长带队,黎族文身哈方言调研小组由信息资料研究室主任容炜俊带队,历史文化研究室主任谭爱萍,社会经济发展研究室主任曾海旋,以及科研业务骨干李卫良、符仪欣、丁丁、张伟等一行8人,在东方市民宗委的支持下,深入边远的黎族哈方言和杞方言村寨,开展黎族文身文化调研工作。
黎族分哈、杞、润、赛和美孚五大方言,各方言的文身图形各不相同,此次调研,采集黎族哈方言和杞方言文身图形,比较和研究不同方言聚居区的个体特征与整体趋同,也能更好的理解文身产生及发展的功能作用。并且通过黎族文身图形的象征意义去探寻黎锦图案和相关民俗用具的装饰特征,分析文身符号对于黎锦等民族工艺的装饰性、审美性的影响,以及黎族对图腾的信仰。
通过黎族文身社会调查,在研究黎族文身文化的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方向是不能够被忽视的,那就是其社会性价值的分析。通过对于图腾崇拜、婚姻标志、求吉避邪等功能的分析及在生产工具、装饰性中的积极影响,能够归纳出海南黎族文身的审美价值,也更充分说明及验证了其客观存在的社会性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