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看中华时报 ·微博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社会万象 > 科技
 
洛阳牡丹基因组测序成果新闻发布会隆重召开
时间:2017/9/26 16:55:48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陈俊武 孟梅

——中国科学家成功破译牡丹基因组,填补芍药科植物基因组研究空白



【中华时报/中华新闻通讯社 河南讯】(陈俊武 孟梅)2017年9月26日上午九时,洛阳牡丹基因组测序成果新闻发布会在洛阳市会议中心五楼会议室隆重召开。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相关负责人、洛阳市农科院相关负责人及洛阳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宛康等领导发表重要讲话,并阐述了洛阳牡丹的发展历史与渊源。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有着“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美誉的洛阳一直是国内牡丹的研究和栽培中心,有着悠久的牡丹种植历史、丰富的牡丹种植资源和良好的牡丹产业基础,开展并应用基因研究,实现牡丹科研上的根源性创新,解决牡丹育种周期长、效率低等技术难题,将会大大促进洛阳牡丹产业的发展。

201412月,洛阳市人民政府、深圳华大基因签署协议,共同开展洛阳牡丹基因组学研究。主要任务是开展洛阳牡丹基因组测序和牡丹遗传多样性、洛阳牡丹分子育种研究。其中最重要、最基础和最核心的任务是牡丹基因组测序研究。

牡丹基因组极其复杂,达12.5 GB(约是人类基因组的4.5倍)。在华大基因和洛阳农林科学院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经过近三年的协作攻关,动用了包括国家银河超算在内的各种科研资源,应用世界最先进的第三代测序技术,先后完成了2.67 TB二代高通量数据,1.49 TB的第三代测序数据采集,结合759 GB约58×的Hi-C数据组装,在世界上首次破译了牡丹基因组。

牡丹基因组的破译,在国际植物基因组研究上填补了芍药科植物基因组的空白,使这个来源于中国的花卉品种在世界基因研究领域完美亮相,在牡丹研究方面具有里程碑意义。总结此项研究成果,我们取得了三项世界领先。一是领先完成了牡丹基因组精细图的绘制,使“数字化牡丹”精彩呈现。完成牡丹基因组组装大小12.25 GB,拼接片段Contigs N50 = 128KB,基因组完整度98%,双端比对率98.8%,锚定染色体85%的基因组精细图谱,实现了超大基因组三代测序技术的完美组装。二是领先注释了65898个牡丹基因,使“定制化牡丹”成为可能。获取了包含牡丹花形、花色控制基因及与牡丹籽油合成相关的基因,为精准化牡丹分子育种提供了技术支撑。三是领先构建了牡丹基因组及表型数据库,使“信息化牡丹”触手可及。依托研究成果建设了牡丹基因组数据库,涵盖1000余份牡丹品种资源,从基因视野对牡丹进行分类、甄别,实现大数据查询应用。


牡丹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使洛阳牡丹科研全面迈进基因时代,标志着洛阳的牡丹科研水平达到了全球领先水平。基于此项研究成果,一是可以更加科学地做好牡丹品种资源的溯源、保护工作。二是可以实现牡丹精准定向分子育种。三是可以加快牡丹产业化发展。

通过大力开展牡丹基因组应用研究,全面推进洛阳牡丹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发展,使洛阳成为全球牡丹产业发展中心。会议结束后,洛阳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宛康等领导一行参观了洛阳牡丹基因组测序成果图片展示,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最后,洛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宛康等相关领导人一起合影留念,共祝本次新闻发布会圆满成功。


责任编辑:华璨
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2017浦江•第十届中国书画节“
2 洛阳牡丹基因组测序成果新闻发布会
3 企业携手明星参与“情暖中秋•大型
4 三沙踏浪
5 第四届中华诗赋联书画名家孔孟故里
6 身残志坚,不屈不挠——记内蒙古伊
7 大爱无疆·书画进万家 
8 廉政主题作品展亮相北京
9 “品茗话浅绛论坛暨浅绛彩瓷展”在
10 洛阳首届河洛丰收节开幕
中华新闻通讯社联繫电话: (大陆)18903072514 (香港)+852-56648468 投稿邮箱: nsj168@yeah.net  业务与投诉邮箱:8690494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