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看中华时报 ·微博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走进大陆 > 各地新闻
 
30余家媒体记者走进李渡  寻访“中华蒸馏酒文化之源”
时间:2017/9/17 12:28:16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administrator

记者走进李渡酒业

为了让大众更加了解“大美进贤”和“国宝李渡”,更好地传播“进贤文化”、“李渡文化”,9月16日,江西进贤县举办 “赣鄱文化 媒体大咖走进国宝李渡”寻访“中华蒸馏酒文化之源”活动,30余家省内外主流媒体记者齐聚江西李渡酒业,参观元代烧酒作坊遗址,感受国宝李渡的厚重历史、沉浸式的体验白酒文化。

微信图片_20170916231455.jpg

李渡酒业董事长汤向阳向记者介绍

“这里的酿酒历史可上溯至2000多年前,江西历史上出过28位宰相,中国古代文豪王安石、欧阳修、词人晏殊等每过李渡必豪饮一番。因此这里留下了‘闻香下马、知味拢船’的千古美誉,两位宰相在宋代就为李渡酒代言品牌了。” “中美联合考古队在万年县,发掘了迄今1.2万年的栽培稻植硅石标本,将世界稻作历史推前了5000年。已故白酒泰斗沈怡方认为,国宝李渡是中国用稻米酿造的小曲酒起源地。”李渡酒业董事长汤向阳向记者介绍。

微信图片_20170916232420.jpg

媒体记者参观古窖遗址

微信图片_20170916232427.jpg

古窖群

“取糟”、“装甑”、“看花摘酒” 、“原浆酒品尝”……媒体一行参观了古法纯手工酿酒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示范酿酒车间,品尝了香醇的李渡原浆酒,也对元、明、清古代窖池群酿酒价值有更深入的了解。

微信图片_20170916233107.jpg

著名考古专家杨军讲述

“李渡烧酒作坊遗址发现属于元代圆形酒窖群13个,是我国首次发现元代采用地缸发酵生产蒸馏酒的酒窖。遗址发现的元明清至近代各个时期的73件饮酒器,整体上呈现逐渐变小的趋势,反映了中国白酒起源、酒精浓度提高和发展的情况。从元代的圆形砖砌地缸发酵池到明代的腰形酒窖再到清代底部涂泥的砖砌长方形酒窖池的演变,更是认识中国各个历史阶段传统蒸馏酿造工艺和技术水平的宝贵实物资料。”曾经参与李渡元代酿酒遗址和海昏侯遗址现场考古挖掘的全国著名考古专家杨军,向大家讲述国宝李渡的考古价值。

微信图片_20170916233417.jpg

自调酒体验

微信图片_20170916233844.jpg

白酒品鉴体验

在现场,李渡酒业还开设了“自调酒体验”及“白酒品鉴知识——真辩堂”等体验互动环节,让大家更直观感受中国白酒传统生产工艺,媒体记者们也当了一回“调酒师”和“品酒师”,感受到了李渡独特的酒文化。

微信图片_20170916233023.jpg

曾宇和记者们交流收藏心得

老酒资深藏家曾宇也和媒体记者们交流了他的收藏心得,“老酒不仅有巨大的收藏价值,还具有陈香口感、怀旧情怀和产品认知。老酒让人们感觉到酒越陈越香的魅力,同时改变了人们对酒包装的产品认知,好酒不一定有好的包装,但一定有好的酒质。此外,老酒还带给大家一种怀旧情怀,带领人们感受历史过往、回到过往时光。”他表示对李渡酒的喜爱不仅仅是因为感恩与怀旧,更是看到了它潜在价值和巨大的升值空间。

一杯李渡酒 半部江西史 

据悉, 9月23日到24日,在进贤将举办中国首届怀旧老酒研讨会暨第四届国宝李渡封坛文化节,文化节包括中国首届怀旧老酒研讨会(秦含章题诗纪念酒发布),中国首届怀旧老酒交流与交易大会(500万元老酒收购),中国首届“真实年份名酒”品评大赛(10万元奖励第一名),中国白酒国家级品酒师培训,元代古窖2017秋季开窖封坛文化节暨李渡教育基金捐赠仪式,李渡之夜·大兵之声(文艺演出)等六场系列活动。


责任编辑:china1
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30余家媒体记者走进李渡  寻访
2 【古城墨韵  醉美集安】(之二)
3 范冰冰36岁生日获李晨跪地求婚
4 停收废纸第2日 市面现纸皮箱垃圾
5 委内瑞拉食物危机,兔子救贫却变萌
6 国际武术名家齐聚福泉,擂台献艺以
7 【古城墨韵 醉美集安】(之一)
8 洛阳伊川县白窑村铝石窑 
9 “少年硅谷”创客教育公益项目在京
10 首届世界象商大会举行
中华新闻通讯社联繫电话: (大陆)18903072514 (香港)+852-56648468 投稿邮箱: nsj168@yeah.net  业务与投诉邮箱:8690494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