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看中华时报 ·微博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走进大陆 > 社会视点
 
“人民的名义”戏里戏外打了谁的脸?
时间:2017-4-11 12:09:47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中华新闻通讯社


    被誉为"史上尺度最大的反腐剧"《人民的名义》成为眼下社交媒体最热的话题之一。在引燃追剧的同时,也有人提出质疑称,该剧的拍摄水平还不如样板戏。党员干部的权力行使不应只冠以"人民的名义"。 

    一名内地政府官员与一名金发情妇被捉奸在床,一位共产党干部在别墅用数亿元现金填满一堵墙。一位"副国级"领导人挖空心思抵制调查。最近在内地荧屏和网络热播的并非青春偶像剧,而是一部宣扬主旋律、名为"人民的名义"的反贪巨作。

    该剧上映一周多来,突破10亿点击量。在播放该剧的视频网站之一"爱奇艺"上,单日播放率达1.7亿次。

    《人民的名义》由中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中共江苏省宣传部等官方单位出品。据中共官媒报道,对该剧的审查过程尤其顺利,仅用10天--时间之短出人意料。

    关注腐败问题的中国问题专家廖燃认为,这部戏打破了中共的一些禁忌。他表示,"用电视剧的方式深刻揭露中共党内的腐败,中共希望在形式上进行这样一种探索。因为用电视剧远比透过报纸和电视认罪的方式渗透性更强。"

    廖燃说,中国老百姓爱看电视剧。这比之前中共一贯的做法:在新闻里公布贪官贪污金额的几个数字达到社会舆论中的渗透力更广更强。

    这位中国问题专家还表示,"其实在中国宣传领域有很多'潜规则'、'禁区'不能突破的,尤其是这些腐败的官员都是党的官员。比如官员在刚落网的时候,媒体的宣传其实还是很谨慎的。"


挖的越深,伤害越大

    但廖燃也补充说,尽管打破一些禁忌,但媒体一直试图将贪官的犯罪行为娱乐化,媒体报道的只集中在官员有情妇和贪污多少钱的问题上,而这恰恰偏离了反贪的主题,"因为这些腐败官员的存在和他们以权谋私的情节--实际上恰恰是对执政党的一个重大伤害。他们在被审的时候说过一些什么话,基本上在新闻报道上是被封锁的。"

    《人民的名义》描述了各级政府官员针对高层官员和基层官员的反腐行动。故事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虽然故事的调查以卷入京州市地产分配案的贪官污吏开始,但播放后不久便有观众表示剧情并非完全虚构。这让网民联想到2016年10月因受贿被判处死缓的"亿元司长"魏鹏远。


人民的名义?

    《人民的名义》不仅火了荧屏,也在网络间引燃热议。而中共也动用其审查机器,"自由微博"转发张献民的批评写道,此剧是一部拍的非常糟糕的电视剧。不管从形式上还表演风格上。他认为,如果中国资深电影人、已故教授周传基老师看到,恐怕也要动怒。因为,"该剧视听语言的运用,跌落到1970年的水平,比样板戏差一点。表演整个是央视新闻联播主持人风格。由此预测明年2018年的电视剧将出现1968年水准。 "

    网民一方面表示,该剧让人"大开眼界",一方面表示,看够了中共的"自吹自擂"。有网民这样写道,虽然我现在已经不媚外了,可我还是不想看歌功颂德的影视剧。难道抓一个贪官不是应该的吗?难道非要在电视剧里,左一个党的名义、右一个人民的名义吗?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党员干部的权力行使不应只冠以"人民的名义"。

    "透明国际"的廖燃提醒说,"人民"一词在中国被滥用,比如"人民公社"、"人民大会堂"……在改革开放前,人民大会堂你能进去吗?是人民的吗?所以对于"人民的名义",是否是人民的名义?大家姑且付诸一笑。


相关链接:

​[ 文化经纬 ]以人民的名义,反腐永远在路上

文化经纬 ]从《人民的民义》受追捧看反腐彰显民心民意

 


责任编辑:华璨
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人民的名义”戏里戏外打了谁的脸
2 中韩两国共同向朝鲜发出警告
3 “中国乌镇 ·&nbs
4 《树大招风》囊括第36届金像奖最
5 美空袭叙报复化攻 支持
6 美中同意建立新对话机制
7 台北市长嘲讽香港没选举无自由灵魂
8 中国官方发中学生命案通报再引批评
9 特朗普向习近平解释部署萨德立场
10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生态食材
中华新闻通讯社联繫电话: (大陆)18903072514 (香港)+852-56648468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业务与投诉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