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看中华时报 ·微博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走进大陆 > 社会视点
 
别让集中学习挡了群众办事的“路”
时间:2017-2-28 14:08:36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王京凯

    随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推进,各地党内学习、活动日益多起来,特别是一些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制定了党员每周“固定学习日”等制度,在学习任务增加了、标准提高了、要求严格了的同时,一些党组织、党员在处理“工学矛盾”上却犯难了。

    党员集中学习旨在加强党员的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增强党性修养、提高党员意识,促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然而,有些地方在学习过程中,过于注重形式,过于教条化,出现了为了学习而学习的现象。比如,有的地方党内活动搞得风声水起,集中学习反复搞、警示教育不间断,党员的笔记体会写了一大堆,就是对群众的服务质量提不上去、办事效率跟不上来;有的单位不能正确处理“工学矛盾”,剃头的挑子——一头沉,学习独大。特别是一些窗口单位学习期间减少办事窗口,让群众排起长长的队伍。更有甚者在集中学习日期间停办业务,让群众白跑一趟腿,等等。这些功利式的学习都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原有之义背道而驰,着实不可取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目的在于指导实践。但把服务群众的时间给学习“让路”,岂不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学习目的跑到哪里去了,学习的初衷又成什么呢?一味地盲目跟风学、被动应付学、不联系实践学,都达不到学习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要正确对待学习与实践的关系,合理处理好工学矛盾,才是学习教育的关键。学习离不开实践,只学习不实践,毫无价值可言;只实践不学习,也难以进步提升。

    学习是一种责任,更是一个态度。不能一提及“学习”,就想了“集中学习”这一种惯用模式。要注重灵活机动,因人、因事、因岗分类施策、区分对待,不可搞“一刀切”。在保证工作质量不降、标准不变的条件下,可采取自学、补学、课后辅导等多种模式进行,也可给学习合理“打个时间差”,实现学习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学习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这次中央明确提出,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目的就是让学习成为一种自觉、一种习惯。要做到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切实改变过去上级搞 “突击性”“运动式”的大学习、大讨论,若上级一旦不抓、学习就不管不顾了的做法。做到学用结合、知行合一,不断在学习中提升、在实践中进步。

责任编辑:王璨
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别让集中学习挡了群众办事的“路”
2 地坪镇“一事一议”照亮群众幸福生
3 丽江,莫让你的形象被消耗殆尽
4 贵州万山:深入开展“两学一做”练
5 从江:领袜苗寨喜过“燕子节”&n
6 民企投资高铁是件“待定”的好事
7 首届中国(广州)演出经纪人年会开
8 净化举报环境  让民众放心举报
9 严惩动车“瘾君子”,是合情合理之
10 梁振英:中央拥特首实质任命权&n
中华新闻通讯社联繫电话: (大陆)18903072514 (香港)+852-56648468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业务与投诉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