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周二是“二二八”事件纪念日,民进党再掀“去蒋化”。岛内“立法院”24日通过民进党立委郑宝清等人的临时提案,要求“行政院”、“教育部”依法要求各级学校拆除蒋介石铜像。这是近来继民进党立委高志鹏提出“钞票去除蒋介石、孙中山肖像”后,当局又一“去中国化”行径。有大陆学者表示,这显示了当前岛内“台独”势力意图在“二二八”事件70周年之际再度挑起岛内族群矛盾的险恶用心,呼吁当局需尊重历史,不要滥用行政手段篡改历史。 郑宝清、蔡易馀、庄瑞雄、苏震清等13位民进党立委24日在“立法院”临时提案指出,蒋介石铜像根本没有设置的法源依据,因此要求“行政院”、“教育部”依法要求各级学校拆除蒋介石铜像。由于现场没有异议,主持院会的“立法院副院长”蔡其昌裁定,对于立委提案,请“行政院”研处。 “阿扁联谊会”24日宣布将于2月28日下午2时28分举办大游行。总召集人郭正典表示,这次游行目的除了强力呼吁蔡英文在最短的时间内无罪特赦陈水扁外,同时要求全面拆除蒋介石铜像、更改以其为名的路名、建筑物、机构的名称。 “教育部”近日以公文函覆表示,校园设置蒋公铜像,并无相关法规可资依循,校园可自主决定是否移除。 蓝委批加剧对立分化 国民党立委柯志恩批评,“教育部”应该好好专心处理政策,不用花心思在这种意识形态的议题上。国民党立委陈学圣说,“二二八”到了,蔡英文政府又要“消费”蒋介石,嘴巴上说谦卑、沟通,但做的事情都是对立和分化。 多年来,每年2月28日前后,岛内有些人都要借机炒作一番。而今年是“二二八”事件发生70周年,加上民进党去年再次上台主政,坊间预料今年的“二二八”前后,台湾政局将相当不平静。 17年前首度政党轮替,民进党取得执政权后,力行“去蒋化”、“去中国化”政策,凡与“中正”两字有关联者,从机场到县市路名皆成被检讨的对象,连嘉义的中正大学都被点名要更名,后来中正纪念堂的“大中至正”改为“自由广场”,造成岛内社会对立严重。去年,民进党再度取得执政权,“去蒋化”再被提及,从钞票、校园铜像,民进党立委积极行动,打着“转型正义”的旗号,“消灭”蒋介石。 褚静涛:“拆蒋”用心险恶 台湾问题专家,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褚静涛指出,绿委拆除蒋介石铜像的提案是一个明显的“去中国化”行为。 褚静涛表示,蒋介石铜像是一个威权时代的产物,近年来在台湾岛内尤其是南部地区发生了不少其铜塑“遇袭”事件。 在“二二八”事件70周年纪念日来临之际,绿委这一提案的通过无疑会让已经在70年间缓和的族群矛盾再度加剧。 “先是拿掉蒋介石铜像,这些‘台独’分子可能会盘算着下一步将孙中山的雕像也拿掉!”对于“台独”的新动向,褚静涛表示了担忧。 他认为,“立法院”以行政手段干涉各学校拆除蒋介石雕像,其本身就是不尊重历史的行为,“蒋介石是历史人物,他的存在在其所在的时代具有合理性,学校愿不愿意撤像是需要商量的,而不是强制性拆除,否则这又与威权有何区别?”褚静涛说。 (综合记者谭笑、《联合报》及中通社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