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抓住‘关键少数’,把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作为重点。”不久前,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在省纪委十届六次全会上就如何抓住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少数”时再次这样强调。
抓住“关键少数”是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新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入开展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也是各项工作抓出成效的需要,永远只有进行时,而没有完成时。
在对待“关键少数”的问题上,四川省委始终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保持高度清醒的认识。“届末之年绝不是反腐败的收官之年,必须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决铲除政治生态的污染源。”——掷地有声的话语表明四川省委的态度:即便是在“届末之年”,抓“关键少数”的工作也不会放松或停止,而只会一如既往地落实斗硬。
要对”关键少数“落实斗硬首先要继续开展党性教育活动。党性教育是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基础,也是能让“关键少数”自律的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以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等,对全党,尤其对“关键少数”进行了一次次深刻的党性教育活动,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开展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有力地促进了反腐败斗争形成压倒性态势和良好政治生态的形成。
但是,不可否则还有部分“关键少数”心存侥幸,他们把党性教育活动看成是搞形式走过场,因而在党的十八后仍然不收敛不收手,或者变花样我行我素,最终因违规违纪违法而落得党纪国法处分的下场。说到底,这都是这些“关键少数”对自己或下属党性教育没有落实斗硬的结果。因此,只有在党性教育上再下功夫,认真落实斗硬,补齐“关键少数”在党性教育问题上的短板,才能让其带头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
当然,仅仅思想教育还不够。对“关键少数”中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主体责任不力者,必须绳之以严肃的党纪党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扎牢制度的笼子,修订制定了50余部党内法规,对“关键少数”作出了许多“硬约束”,为依章依归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遵循。
不过,不排除部分“关键少数”在全面从严治党问题上仍然有失之于宽松软等情况,缺乏担当精神,不足以起到以身示范的作用。对于这部分“关键少数”,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必须要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严格按既有的党纪党规来规范、约束其言行,勇于下手,落实斗硬,哪怕是位高权重的“关键少数”。
总之,抓“关键少数”不是一句空话,贵在依章依归落实斗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