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看中华时报 ·微博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走进大陆 > 社会视点
 
培育农民贷款风险意识
时间:2017-2-22 17:48:37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田忠华

    今年元旦与春节期间,笔者到农村走访,许多农民为他人贷款担保替还债务问题,成为农民舆论的焦点,引起了不小的影响,最为普及的一句话,给我磕头,我也不会再为谁做贷款担保,口语中俨然出现了信任危机。为小李提供贷款担保的吴某于张某,由于小李贷款后举家出走,未履行还款义务,银行把小李、吴某、张某诉至法院,通过公告等合法程序判决后,由于暂时无法查找借款人下落,随法院对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人吴某、张某强制执行还款义务,并承担了诉讼过程中所有费用,类似案件多例。银行的钱是还上了,但原来关系不错的借款人与担保人的关系紧张到了极点,好在借款人没在家,不然真的会出人命。如今,受类似事件的影响,在农村贷款再想找人担保已经不是件容易事。

    从实际情况看,近年来,一些“头脑灵活”的年轻农民,利用农民传统、厚道、淳朴、诚信的优点、金融知识缺乏、担保风险意识不强、法律意识淡薄、维权能力差、邻里之间一时抹不开面子等特点,打起了一些善良农民的“坏”主意,利用银行办理提供担保获得贷款,最后把债务转嫁给了担保人,少则几万元,多则几十万,上百万。有的担保人是为了面子、邻里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真正的社会诚信行为,轻而易举签了字,实实在在替还钱,没有充分认识到提供担保要负的法律责任,没有考虑借款人的偿债能力,最终导致付出经济损失的代价。

    良好的信贷环境、稳定的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要建立在社会诚信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缺少信任、缺少了真情、缺少了诚信,人与人之间相互猜疑、相互提防的社会是多么可怕,会商不是商,友不是友。为改善这一现状,树立社会诚信意识,挽回不良影响,不让善良的农民吃亏,培育农民贷款风险意识与诚信观念已迫在眉睫。一是强化法制、诚信意识宣传。政府及司法部门要开展送法律知识下乡活动,利用农村图书阅览室,放电影,送宣传图片,刷墙标,结合实际案例的方式,让农民懂得涉及经济方面维权的知识,知道怎么样做,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不让农民在糊糊涂涂中替人还账、帮人还钱,帮了人的忙,最后还成为冤家。

    二是银行要做好贷款发放时的严格审核与解释工作。银行贷款核定时要明确告诉借款人、担保人的责任与义务,特别要告诉担保人在担保过程中承担的连带责任后果,就是与借款人同样承担还款的义务,不要让担保人还款后还没感受到这是法律属于的责任。

    三是惩治逃债行为,让诚信理性回归。执法部门要积极受理贷款担保人,诉讼替还借款人贷款追回工作,对于借款人暂时无力偿还的,要帮助担保人制定还款计划,对于外逃逃避债务的,法院要清理借款人家庭财产,对于能够依法变现的要及时变现,清偿担保人替还债务,家庭财产变现完毕后仍不能还清的,要建立长效的监督、催收、网上追逃债务机制,用合法的渠道,追打不合法的逃债行为,通过法律手段,司法援助共同努力,筑起农民贷款行为风险防护网,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骗取农民担保银行贷款的不法行为。用法制手腕,遏制贷款行为中不良现象的发生,让诚信回归自然,不在谈“担保”就色变。

责任编辑:王璨
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培育农民贷款风险意识
2 讲政治,才能“扬帆远航”
3 别让“红头文件”本末倒置
4 狠刹脸热心冷“新衙门作风”
5 “德”最难得
6 “知贤、尊贤、用贤”促进基层党内
7 黎平县地坪镇传统村落走笔
8 春运有终点 服务无止境
9 贵州从江:香樟侗寨春韵
10 从江翠里:开学安全第一课树立牢固
中华新闻通讯社联繫电话: (大陆)18903072514 (香港)+852-56648468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业务与投诉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