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看中华时报 ·微博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首頁版塊 > 專題
 
构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学科体系的几个关键问题
时间:2017-2-20 12:38:30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孙宜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而文化自信的基础,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面对五千年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发掘、学习和掌握其中的精华,并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从而帮助中国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且以中华民族创造的精神财富推动世界文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这是我们继承并发展民族文化血脉的目的,也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根本原因。  


以当代视角提炼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中华文化对人和自然和谐的追求,对实现道德理想的执着,对济人济事济天下的满腔热情,使世界上一切关心人、关心世界的人都越来越关心中华文化。但中华文化的绚烂多彩,往往使人,尤其是外国人在短时间内很难撷其精髓,这成为困扰中华文化世界化的瓶颈之一。

    因此,我们目前迫切需要基于中华文化的传播实践和科学调研及规划,编写出版既包孕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真实反映当代中华文化特色、简明实用的中华文化教材或普及类文化读物。尽量以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引领读者领略和体悟中华文化的魅力,知识性与趣味性兼具,以使读者更全面生动掌握中华文化的精华。


文化自信源于文化自觉



同济留学生进入四平路社区闹元宵

    文化具动态性,文化的形成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文化永远处于形成过程中,处于不断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其共时性与历时性具有同一性和统一性。因此,不断汲取与不断释放是文化的常态。而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也是因为它始终处于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之中。要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必须要增强对中华文化这种特性的自觉。只有不忘根本,从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中汲取精神营养,才能获得深沉持久的力量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产生世界价值和永恒价值。这是中华文化优秀的根基,也是文化传承的基本原则。


中华文化是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基石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跨越时空、超越国界”的文化基因,“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指引。”的确,中华文明的发展本身,就是世界文明发展的内在组成成分,当代中国的发展,也是为了推动世界的发展。我们向世界介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也不只是为了说明自己的文化,而是为了说明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共同进步。“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换句话说,我们要向世界说明我们是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以为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提供中国经验,中国模式,中国理论,在让世界了解中国的同时,也让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融入世界。为此,我们要基于世界文化一律平等的认识,在比较分析中华文化世界化之路与世界各民族文化国际传播之间的同与异的基础上,充分体现出中华文化最精华的本质:有容乃大。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是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同步不悖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不只是为了发展自己,也是为了与世界文明共同发展,中国愿意融入世界,也愿意世界各民族文化借力中华文化发展自己。这种心胸和态度,是中华文化至今仍生机勃勃的根本原因。


中国立场,世界表达



同济大学和日本樱美林大学孔子学院联合承办的“中日青年京剧鉴赏会”

    一切优秀的文化都是属于全人类的。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也应该为全人类共享。但文化是有差异的,要让全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理解中国,我们还必须坚持“中国立场,世界表达”。这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

    目前,我国主要通过孔子学院、“汉语桥”比赛、各类文化推广活动、世界中小学生夏令营、网络推广等形式传播中华文化,这些活动产生了积极影响,但在形式和内容方面仍然存在着主观性强、意识形态浓厚、投入产出不成比例等明显问题。因此,如何不断创新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途径与方法,与时俱进,有针对性地研究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方法和手段,根据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地区受众的特点和不同时期对中国文化的需求,用当地外国人听得进、看得懂、感兴趣,但又不失中华文化精髓的本土化形式,传播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精髓,就成为一项必要且迫切的工作。

    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实践说明:要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我们必须不断创新发出中国声音的方法,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既能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和中国价值观,又要做到“国际表达”,避免“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充分发掘中国传统和当代文化的世界价值,以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国际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展现中国文明、民主、开放、进步的形象。我们在致力于向世界说明中国的同时,更要注重研究世界各民族文化国际传播的规律,做到“既向内看”,“又向外看”,“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希望推动形成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中国模式,”助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最终推动世界和谐。使中国智慧,成为全人类的智慧。


文化创新与科技创新相互促进


 

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孔子学院活动日表演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经济最有活力、科技创新最活跃的时期。中国的科技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而语言文化的国际传播则是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自然结果。因此,向世界传播的中国文化,理应包括目前处于中国发展全局核心位置的科技创新文化。科学是文化的载体之一,科技创新思维首先是一种语言思维,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一种语言的世界普及方式与程度,也直接影响着一国科技创新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及对世界的影响,而科技创新成果则又可由此对一国语言和文化的国际推广产生重大影响。实际上,同济大学一直在尝试文化传播与科技创新的结合实践。如汪品先院士就先后发表了一系列相关文章,呼吁汉语走向世界,如“创新需要创新文化”(《科技日报》,2006年3月10日)“中文应成为创新的语言平台“(《文汇报》,2012年12月14日),“汉语能否成为科技创新平台——从汪品先院士的一封信谈起:如何重建创新的文化自信”(《文汇报》,2014年10月15日)“汉语被挤出科学,还是科学融入汉语?”(《文汇报》,2015年2月27日)在这些文章中,汪品先院士明确提出,汉语应当成为科学研究的工作语言之一,中国应该积极推动培育起一个以汉语为基础的创新平台,而且假以时日,一定能建立起汉语言的创新平台。汉语若能成为科学的通用语言,那么最前沿的创新思维和成果就能更快地传递到民众中,更可“直通”中小学课堂——这对从小培养创新观念,将起意想不到的重要作用。他以科学家的身份就此向科学和文化界,实际上也是向全社会提出三个问题:科学究竟是生产力还是文化?汉语在科学创新中是什么地位?如何弥合科学和文化的断层?这三个问题在中国各界产生了很大反响,并且在《文汇报》上引发了一场以“重建我们的创新自信”为主题的系列讨论。这说明,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应服务于培养越来越多的世界科学家能用中国思维方式思考,习惯用汉语表达创新思维,进而培育并创建以汉语为基础的科技创新平台,推动中国的科技创新教育,促使中国向创新型国家转变。

    中华文化本身,就是一种不断推陈出新的文化,是人文精神与科学思维、执著入世与淡泊出世、关注已知与探索未知、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等等“软文化”与“硬实力”和谐一致的文化。在推动和实现科技创新国家战略的今天,中国文化,仍可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和科技创新启迪。


构建中国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理论体系


    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深度、广度的扩大和提高,带来了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在师资队伍、教材、质量评估标准、传播策略与手段、孔子学院布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方式、汉语与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关系、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世界中国形象的建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管理机制建设等方面,都需要我们立足于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在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汲取世界不同文化的优秀成分,在新的发展机遇期,解决其中的现实问题。而能否解决这些问题,以及解决的质量,都将直接影响到中华文化的传承及其国际传播的发展。为此,我们应在已有的国内外研究基础上,充分调研分析,基于中华文化国际化的大好形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优秀文化国际传播理论,以保证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可持续发展,不但解决中华文化世界化的问题,还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我们在向世界讲中国故事的同时,必须具有鲜明的理论色彩和学科构建动机,基于强烈的文化传播战略研究意识,既要有宏观的世界视域,又要基于鲜活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经验和冷静的思考,要对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内涵与目标、途径与方法、问题与对策、机制保障,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与中国文化外交、文化产业、经济模式等的关系,中外语言文化国际传播比较研究等学科建设构架的关键要素,进行充分的分析、论证与研究,最终要在国家语言文化政策法规指导下,以语言建设为基础,以中华文化国际化为目标,构建以语言学、教育学、传播学为学科支撑、符合国际语言文化传播规律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学科体系。


责任编辑:王璨
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构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学科体系的几
2 肖建华失踪 “好莱坞大
3 “以任何文化标准来衡量都是烂片”
4 邓小平逝世20年:中国多地悼念 
5 李嘉诚在码头迎接汕大划艇队成员抵
6 香港多个亲共团体撑犯法七警游行&
7 李嘉诚表示不会提名任何特首参选人
8 朝驻马来大使拒绝承认尸检结果及死
9 陈一新当选武汉人大主任 
10 香港多个亲共团体撑犯法七警游行 
中华新闻通讯社联繫电话: (大陆)18903072514 (香港)+852-56648468 投稿邮箱: nsj168@yeah.net  业务与投诉邮箱:8690494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