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看中华时报 ·微博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走进大陆 > 社会视点
 
7200万人成中国新社会阶层
时间:2017-1-8 13:38:49      来源:中华新闻通讯社     作者:administrator
据中共中央统战部宣传办消息,当前我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总体规模约为7200万人,其中党外人士占比为95.5%,约6900万人。

  什么是新的社会阶层?

  新的社会阶层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出现的一些新的社会群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主体是知识分子,主要包括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等。

  根据调研统计测算,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中,各群体规模分别为:民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管理技术人员约4800万人;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从业人员约1400万人;自由职业人员约1100万人;新媒体从业人员约1000万人。由于各类群体间存在人员交叉现象,因而,上述数据直接加总多于7200万人。

  新的社会阶层有什么特点?

  2016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发布《2017社会蓝皮书》,其中也提到了新的社会阶层。

  社科院根据来源于北上广三地6000多个样本的调查进行推算,北京、上海、广州新社会阶层人士群体规模分别为 8.4%、14.8%、13.6%。蓝皮书指出,新社会阶层的高收入、高消费特征明显。

  新社会阶层特点一:收入高

  从个人收入来看,新社会阶层在过去一年的平均收入达到166403元,远高于社会平均收入75184元,是其2.21倍;而在家庭收入层面上,新社会阶层过去一年的家庭总收入均值达到288826元,是社会平均收入147573元的1.96倍。

  在北京、上海与广州三地,新社会阶层的收入呈现很大的差异。

  从家庭总收入来看,上海的新社会阶层收入最高,达到369131元;北京次之,为259978元;广州最少,为201772元。而在工资性收入方面也呈现类似的特征。

  在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方面,广州排名均为第一,达到38447元。报告称,“这可能与广州的非公有制经济活力更强、重商氛围浓厚、有更多的人从事经营活动和财产性活动有关。”


  新社会阶层特点二:消费能力强

  在消费水平与消费能力方面,数据显示,北上广三地新社会阶层在过去一年家庭总支出的平均数达到131459元,是社会平均水平的1.71倍。

  在各分项的支出方面,新社会阶层的饮食支出为35433元,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25832元;服装配饰支出为14720元,比社会平均水平高92.8%;医疗支出为6778元,高于平均水平38.9%;教育支出与住房支出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分别是其1.68倍和1.40倍,说明相对于社会其他阶层来说,新社会阶层自身的消费能力更强,也拥有更巨大的消费潜力可发掘。

  新社会阶层特点三:经常换工作,生活节奏快

  新社会阶层就业稳定性比较低,工作变动非常频繁。根据社科院的调查结果,三地有53%的人表示以前换过工作岗位,高于社会平均水平的37%;有11%和7%的人表示更换过两次或者是三次工作;而从未来的职业规划来看,很多受访者表示两年以内打算找一份新工作或者创业。



  新的社会阶层属于中产阶层吗?

  新社会阶层的生活听起来很不错,但新社会阶层人士中只有30%左右的受访者认为他所在的家庭属于中产阶层,64%的受访者认为他的家庭不属于中产阶层。另外,认为个人属于中产阶层的新社会阶层的比例更低。从原因的分布上看,无论是家庭层面还是个人层面,新社会阶层人士都认为收入水平、资产总量和总消费水平没有达到中产阶层。

  据了解,所有这些被定义的新社会阶层之所以认为自己不是中产,可能与房价高、工作压力大等有关。比如目前北京和上海中心城区的改善型住宅动辄千万元,因此即便这些新社会阶层收入高,也担负着较重的供房负担。

  此外,上述蓝皮书也指出,新社会阶层的工作强度较大,生活节奏较快,家庭生活时间较少。从北京、上海与广州三地新社会阶层的日常时间分配来看,工作日中新社会阶层用于工作或学习的时间达到7.76小时,远高于社会平均值的5.90小时,非工作日用于工作或学习的时间也略高于社会的平均状况。而这样一个工作强度,也让人们不愿承认自己属于中产阶层。
责任编辑:administrator
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首席大法官周强:决不能搞司法独立
2 港前特首曾荫权涉贪案来龙去脉
3 台湾总统蔡英文过境美国旧金山访问
4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反对专制
5 河南洛阳一区委常委意外身亡&nb
6 朴槿惠被弹劾停职1个月 
7 中俄采取行动对抗美国霸权
8 蔡英文妄称:台湾不是“小国”
9 “知青”——失落的一代
10 诚信 人权
中华新闻通讯社联繫电话: (大陆)18903072514 (香港)+852-56648468 投稿邮箱: nsj168@yeah.net  业务与投诉邮箱:86904942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