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与11月上半月比,11月下半月15个一线和热点二线城市中,9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下降,降幅在0.1至0.9个百分点之间。其中,北京、上海、深圳三个一线城市房价环比均为负增长。
从11月整月看,在统计局重点监测的15个热点城市中,上海、深圳、杭州、合肥、厦门新房价格环比下降,其中杭州降幅最大,环比下降0.4%,深圳其次,下降0.3%;北京和成都环比持平;其余8个城市环比微涨,但涨幅收窄。
从全国看,11月70个大中城市中,11个城市新房价格环比下跌,除上述五个一二线城市外,其余房价下跌的城市多为东北和西部地区的二三线城市,包括呼和浩特、哈尔滨、兰州、吉林、牡丹江、桂林等;仍有59个城市房价环比上涨或持平,占比超八成,泉州、扬州、韶关三城的新建商品房价格环比增幅最大,泉州环比上涨2.1%,扬州和韶关涨幅达1.9%。另外,西安、武汉、秦皇岛、徐州、洛阳、长沙、惠州等城市房价环比涨幅超1.5%。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指出,一二线城市离开房价上涨前列,房价上涨龙头熄火,预期12月将出现一二线城市房价的最近一年半首次平均环比下调。
张大伟认为,本轮楼市出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政策调控,在政策抑制影响下,市场走势将看政策执行力度。整体看,预计本次调控周期至少持续6-9个月,主要热点城市房价将出现10%以上降幅。
不过,楼市上涨版图转换轮动引人关注。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一线城市、热点二线城市经历暴涨后房价偏高,再加上调控政策收紧、购房门槛提高,部分投资投机资金已转移到其他二三线城市,如泉州、扬州、韶关等。此类城市的房价涨幅开始超越一线、热点二线城市,后续该类城市房价的调控压力将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