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制度是从1994年开始实施,曾为建设人才队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存在着过多、过滥的问题。从2014年以来人社部已报批国务院分6个批次取消了总共618项中的319项职业资格,占国务院设置的职业资格总数的51.6%。即将削减的115项将这个数字提高到70%,也达到了国务院年初设定的目标。
涉及广 力度大
第七批取消的115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中,涉及发改委、交通部、财政部、人社部、中国企业联合会以及中国铁路总公司等多个部委、行业协会和企业。汤涛特别提到,在涉及人社部的内容中可以用“自我革命”来形容,取消的项目是最多的。
汤涛介绍,这次是这项工作开展以来取消数量最多、力度最大的一次,力度最大也体现了难度大。115项中有一项涉及到修订法律,需要依照法定程序提请修订相关法律后向社会公布,其余114项近期将以国务院名义向社会正式公布。
取消职业资格与职业标准无关
汤涛特别指出,取消职业资格不是取消岗位和职业标准。人社部也将加强对职业标准和评价规范的制定工作。
他说,职业资格本是搭建专业技术人员和技能人员职业发展的通道。取消职业资格会对技能人员也就是技术工人产生一定影响,但加强技能人员的培养培训、选拔使用,做好激励保障、认定统计等工作,要以用人单位评价为主体,发挥好行业组织方面的作用。
没有职业资格不代表没有职业标准。汤涛说,人社部加大了各种职业技能比赛的活动频度和力度,以及优秀人才的奖励和表彰。例如政府两年评比一次的“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每批30人左右,这些都算得上国内顶尖或拔尖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