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8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行长金立群在香港出席由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基建融资促进办公室主办的研討会,分享亚投行的营运及基建项目。香港中通社图片 香港新闻网11月8日电 据中新社报道,香港特区政府中央政策组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財经战略研究院联合主办的“中国经济运行与政策国际论坛2016”8日在香港特区政府总部举行。论坛以“十三五规划与供给侧改革下的中国经济——香港的挑战和机遇”为主题,来自海內外的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討在“十三五”规划和“一带一路”建设下,內地经济的发展战略以及香港的角色和机遇。 中国社会科学院財经战略研究院院长高培勇表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態,意味著中国经济所发生的主要变化將不是临时性的、偶然性的,而是长期性的、趋势性的。这种新常態的特徵主要包括增长速度下移、就业形势良好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稳定等。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科研部副主任刘旭表示,香港应积极把握国家发展战略调整带来的新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內地的合作,努力提升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表示,“十三五”规划中提到,要扩大金融业的双向开放,有序实现人民幣资本项目可兑换,使人民幣成为可兑换、可自由使用的货幣。在这个大背景下,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与內地联系非常紧密,大有可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財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付敏杰表示,现在观察中国经济,如果往后看10年的时间,形势是可以看得清楚的,因为就是取决於一些基本面的变化,如製造业和服务业长期的变化趋势,以后製造业的增速已经不太可能会重新高於服务业的增速,服务业的佔比一定会逐步提高。 付敏杰认为,“十三五”规划接下来4年財政政策將渐进稳健,因为积极的財政政策已略显疲態,经济增速逐步走向平稳,收和支的矛盾比较突出,效率提高比支出提高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更加显著,供给侧结构改革要求紧缩或中性偏紧的財政环境。 中国社会科学院財经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王振霞表示,供给侧改革中可能產生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其一,货幣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不畅的问题;其二,金融系统在去杠桿、降成本等过程中產生的风险;其三,货幣政策制定者与市场预期不一致导致的风险。 王振霞指出,中国当前距离先进技术前沿面还有距离,鼓励自主创新和引进技术,可以提高劳动生產率,提高实体经济收益率;逐步开放垄断经营行业,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可以提高经济活力;不断减少在投融资、市场准入等方面的体制性障碍,也应该是未来政策的著力点。 捷信集团董事梅愷威在论坛上分享了集团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践行“一带一路”理念的经验。他说,集团在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消费金融服务的同时,也积极与中国企业合作,帮助其拓展海外市场,发展“一带一路”策略下国际间经济合作的新形式。集团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开展业务。(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