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21日在京发布全面履行检察职能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的意见,并通报近年来检察机关惩治各类损害民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特别是发生在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医疗卫生领域违法犯罪行为的有关情况。王松苗表示,检察机关部署开展为期两年的“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监督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一批涉嫌犯罪案件,严肃查办了一批相关职务犯罪。
他介绍,2015年3月至2016年9月,中国检察机关共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2742件3152人,监督公安机关对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立案侦查案件1414件1688人;通过专项立案监督活动发现涉嫌职务犯罪线索29件42人,已立案15件23人;2015年3月以来,最高检单独挂牌督办及与公安部、食药监总局联合挂牌督办了14批147起案件。
针对2016年3月,媒体曝光的“山东济南庞某某等人非法经营疫苗案”,王松苗称,此案目前已批准逮捕涉嫌非法经营等犯罪嫌疑人297人、起诉68人、立案侦查涉及的职务犯罪100人。资料显示,此案是指山东警方今年3月破获的案值5.7亿元人民币的非法疫苗案,疫苗未经严格冷链存储运输销往24个省市。疫苗含25种儿童、成人用二类疫苗,涉及疫苗买卖线索的共有安徽、北京、福建等24个省份近80个县市,涉及范围之广、犯罪嫌疑人罪行之恶劣令人瞠目。
此外,针对近年来频发的涉医犯罪案件,最高检侦查监督厅厅长黄河在回应相关情况时表示,凡暴力伤医案件,一律列为重大敏感案件,检察机关必须及时启动重大敏感案件快速反应机制。
“暴力伤医不管事出何因,都是伤天害理。这种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黄河表示,套用古话说就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必须坚决予以依法严惩,这是各级检察机关达成的一个基本共识。他亦强调,一旦启动重大敏感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就要最高检督导,各级检察院上下联动,及时研判案情,准确作出反应,还要组织精干力量,提前介入侦查、引导取证,保证证据质量,要依法快捕快诉,保证高速高效。
同时,检察机关将从严惩处利用互联网等媒体恶意炒作,挑拨医患矛盾,引发涉医突发案件、群体性事件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