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新闻网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看中华时报 ·微博
   简体 | 繁体
 
 中华新闻网首页 >走进大陆 > 社会视点
 
航天员系统副总师:第三批航天员将具航天工程背景
时间:2016-10-17 21:03:17          来源:大公网         作者:administrator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表示,第三批太空人就要有航天工程技术背景的候选者,未来还可能有具备医学背景的太空人出现。

  随着神十一太空人陈冬的升空,中国第二批太空人中已有3人执行过飞行任务,未来将如何培养太空人备受关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目前中国的太空人都是飞行员出身,而未来的太空人一定要有各种职业和专业背景,第三批太空人就要有航天工程技术背景的候选者,未来还可能有具备医学背景的太空人出现。

  50岁的景海鹏三度出征太空,令外界有解读认为中国太空人梯队已青黄不接。黄伟芬否认了这一说法,她表示,载人航天选拔太空人都要综合考虑任务和太空人队伍现状。景海鹏和陈冬的组合,既有丰富的经验知识和技术储备,也有年富力强的太空人参与,两人综合评价是最优的。

  谈及未来的太空人选拔,黄伟芬强调,将对太空人的知识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她此前曾透露,为更好完成空间站建设任务,中国已展开第三批太空人的选拔,鉴于空间站任务对太空人的身心素质及专业知识要求更高,第三批太空人“将从跟载人航天工程相关的研制部门选拔工程师,加入到太空人的队伍”。

  黄伟芬表示,一项前瞻性实验将在神十一任务中登场:由意念控制的脑机交互实验。这一实验希望能首次获取太空人在太空飞行中脑机交互生理特征的变化模型,初步探索意念控制在航天任务中的可行性。脑机接口现在还处于前瞻性的阶段。在未来空间站太空人长期驻留时,希望脑控技术、眼控技术、手势识别技术等新型交互技术能够得到使用。

  黄伟芬说,未来的航天发展中,人和机器人要协同工作,一起去外太空探索。人不需要再操作键盘、鼠标甚至控制手柄,而是采用脑控技术、眼控技术等,这些都是很新的技术。在太空,太空人处于失重、密闭环境,会对人的情绪、生理都造成影响。因此这样的技术能不能在太空使用,需要实验验证。

责任编辑:administrator
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栏: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
 
 新闻排行榜
1 中国重型火箭拟命名长征九号&nb
2 中方回应安倍访珍珠港:没中国和解
3 中国官方证实解放军少将陈杰8月“
4 巴西足球俱乐部空难原因公布:燃油
5 江苏省委原秘书长赵少麟案开庭:行
6 绿营强制陆生全额自费纳健保
7 特朗普台策待观察 学者
8 中国外交部评恐袭事件频发:反恐应
9 山西一日两高官宣判 原
10 波兰爆H5N8禽流感 
中华新闻通讯社联繫电话: (大陆)4000826268 (香港)+852-56648468 投稿邮箱: nsj168@yeah.net  业务与投诉邮箱:869049425@qq.com